1、錐體束征的類型:Babinski征(巴賓斯基征):患者仰臥,下肢伸直,用鈍頭竹簽由后向前輕劃足底外側至小趾根部,再轉向拇指側掌關節處。
2、正常反應為各趾向跖面屈曲,若拇指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開,為椎體束受損的體征,見于腦出血,腦腫瘤,腦損傷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2、Oppenheim征(奧本海姆征):醫生用拇指及食指沿患者脛骨前緣用力由上向下滑壓,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征。
4、3、Gordon征(戈登征):檢查時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壓腓腸肌,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征。
5、4、Chaddock征(查多克征):竹簽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劃至趾跖關節處為止,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征。
6、5、Gonda征(岡達征):緊壓足外側兩趾向下,數秒鐘后突然放松,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征。
7、6、Schaffer征(夏菲征):用拇、示指捏壓病人跟腱,出現拇趾背屈為陽性。
8、7、掌下頜反射:用尖銳物體刺劃手掌大魚際皮膚時,出現同側下頦部的肌肉反射性收縮。
9、正常人7%出現,當錐體束損傷時出現。
10、擴展資料:錐體束征的類型陽性的含義:提示錐體束損傷。
11、一側陽性:代表同側錐體束損傷或高位中樞的損傷。
12、兩側陽性:代表下運動神經元傳導通路病變,雙側失去上位抑制。
13、一側錐體束陽性時,還需做運動感覺等檢查,以定性定位評估病變位置。
14、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錐體束征。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