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19點,阿里巴巴發布了23財年報告,這是阿里架構大調整后第一份財報,備受業內關注。
先看阿里巴巴最新員工變化。
截止23年3月底,阿里巴巴總人數235216人,22年12月底是239740人,即最近三個月,減少4524人!
(相關資料圖)
(數據來源:阿里23財年報告)
若按阿里財年(上年3月底-本年3月底)算,22年3月底是254941人,23年財年,阿里總計裁減19725人。
(數據來源:阿里定期報告,HR實名俱樂部整理)
2個月前我們寫的阿里巴巴裁減19576人,是按自然年(1-12月)統計的 。
阿里巴巴一年裁減1.9萬人,一季度減4500多人,都是那些人呢?
第一部分,高鑫零售,減員達14225人。
高鑫零售屬于阿里巴巴“中國商業”板塊,現在應該叫”淘寶天貓商業集團“,主要品牌是大潤發,里面有大量門店員工。
(圖源:阿里巴巴21-22年報)
截止23年Q1,高鑫零售有486大賣場、12家中超,84個小超,14個生鮮倉庫。
根據高鑫報告,22年財年員工122010人,23財年是107785人,即一年減員14225人。
(數據來源:高鑫零售23財年報告)
高鑫零售為什么裁減1.4萬人?
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行業因素,去年線下經營困難,23財年高鑫收入836億,比上一財年少了40多億。
二直接因素,關掉了一些門店,比如去年小潤發新開20家,但關掉了40家。
三數字化轉型,高鑫希望借助數字化提升門店人效、坪效,本質是降低對人工的依賴。
第二部分,阿里裁減部分中后臺人員。
我們在阿里組織變革三大挑戰,提出三個問題:一是拆中臺后,中后臺人員去哪里?二是分家后,業務之間靠什么協同?二是組織變革,能夠解決增長問題?
第一個問題的實質,阿里中后臺人員批量"退休、裁減"恐怕難以避免的。
第二個問題,有人預測,阿里集團不久還會誕生新機構,用來解決跨公司之間協同、仲裁等功能。
第三個問題,組織變革主要目的一般是為了解決組織熵增,能否解決增長,有太多變量。
具體有多少阿里中后臺人員離職、被裁?
阿里報告沒有披露,無從知曉。
能推算出來的是,阿里一年裁減1.9萬人,高鑫零售員工減1.4萬,阿里核心業務員工減5千人。
回來再看看阿里巴巴最新業績。????
1、業績情況
從收入來看,22財年全年阿里收入8531億,23財年是8687億,增收100多億,增幅只有2%。
具體到季度,22財年Q1,阿里收入2041億,23財年是2082億,幅度也是2%,同樣是Q1,騰訊是10%的增長。
從?利潤來看,22財年全年是619.6億,23財年是725億,增長17%,的確回了不少血。
不過,如果跟其他大廠比,比如字節跳動22年預計利潤1700億,超阿里毫無懸念。
再看電商同行,拼多多利潤是315億,相當阿里43%,而拼多多只有1.3萬人。
對于阿里巴巴來說,現在遇到的挑戰,不僅僅是組織熵增,也有各大廠的前追后趕。
2、人均產出
作為互聯網大廠,簡單將阿里跟騰訊比一下,昨天騰訊也剛發Q1財報,騰訊官宣裁減2215人。
很明顯,當高增長時代成為過去,大廠都會越來越重視人效。
先看騰訊人均利潤,13年之前人均50多萬,16年人均突破100萬,21年最高近200萬,目前保持150萬左右。
再看阿里的人均利潤,起伏非常大。
16財年是高光,人均高達190多萬,20財年也突破100萬,其他年頭都是人均幾十萬。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