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紡織知識_紡織基礎知識大全! ,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相關資料圖)
紡織知識(紡織基礎知識大全!)
一、紡織常用的計算公式分為兩種:定長計算公式和定重計算公式。
1.定長制的計算公式:
(1)旦尼爾(D):D=g/L*9000其中g是絲線的重量(g ), L是絲線的長度(m)
(2)、tex(數)[tex(H)]: tex=g/L*1000其中g為紗線(或絲)的重量(g),L為紗線(或絲)的長度(m)
(3) DTEX: DTEX = G/L * 9000,其中G是絲線的重量(G),L是絲線的長度(m)
2.定重系統的計算公式:
(1)公制支數(N):N=L/G其中G為紗線(或絲)的重量(G),L為紗線(或絲)的長度(m)。
(2)英制計數(S):S=L/(G*840)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磅),L為絲線的長度(碼)。
二、紡織單位選擇換算公式:
(1)公制支數(n)與旦尼爾(d)之間的換算公式:d = 9000/n
(2)英制支數(S)和旦尼爾(D)之間的換算公式:D = 5315/s
(3)分特和特克斯之間的換算公式:1特克斯= 10特克斯
(4)特和旦尼爾(D)之間的換算公式:特=D/9
(5)tex與英制支數(S)的換算公式:tex=K/S K值:純棉紗K=583.1純化纖K=590.5滌棉紗K=587.6棉粘膠紗(75:25)K=584.8 d棉紗(50: 50) k = 550。
(6)特克斯與公制數字(n)的換算公式:特克斯= 1000/n。
(7)分特和旦尼爾(d)之間的換算公式:分特=10D/9
(8)dtex與英制支數(S)的換算公式:dtex=10K/S K值:純棉紗K=583.1純化纖K=590.5滌棉紗K=587.6棉粘膠紗(75: 25) k = 584.8D棉紗(50: 50) k
(9)分特與公制支數(n)的換算公式:分特= 10000/n。
(10)、公制厘米(cm)與英制英寸(inch)的換算公式:1inch=2.54cm
(11優優資源網),公制米(M)與英制碼(yd)的換算公式:1碼=0.9144米。
(12)緞的平方米重量(g/m2)與米重量(m/m)的換算公式為1m/m=4.3056g/m2。
(13)綢緞實際重量與磅重的換算公式:磅重(lb)=每米絲重(g/m)* 0.9144(m/yd)* 50(yd)/453.6(g/yd)。
三。測試方法:
1.手目測法:該方法適用于纖維松散的紡織原料。
(1)棉纖維比苧麻纖維、其他麻類工藝纖維和羊毛纖維短而細,常伴有各種雜質和疵點。
(2)麻纖維手感粗糙堅硬。
(3)羊毛纖維卷曲而富有彈性。
(4)蠶絲是一種細絲,細長,具有特殊的光澤。
(5)在化學纖維中,只有粘膠纖維的干、濕強度差別很大。
(6)聚氨酯紗線彈性大,常溫下長度可拉伸至5倍以上。
2.顯微觀察:是根據纖維的縱向和橫截面形態特征來鑒別纖維。
(1)棉纖維:截面形狀:腰圓腰中;垂直形狀:自然彎曲的平帶。
(2)麻(苧麻、亞麻、黃麻)纖維:橫截面形狀:腰圓形或多邊形,中間有空腔;豎形:橫縫豎條紋。
(3)羊毛纖維:橫截面形狀:圓形或近圓形,部分有髓;豎形:表面有鱗片。
(4)兔毛纖維:橫截面形狀:啞鈴狀,有毛髓;豎形:表面有鱗片。
(5)桑蠶絲纖維:橫截面形狀:不規則三角形;縱向形狀:光滑筆直,有縱向條紋。
(6)普通粘膠纖維:截面形狀:鋸齒形,皮芯結構;縱向形狀:縱向開槽。
(7)付強纖維:橫截面形狀:少齒,或圓形或橢圓形;垂直形狀:表面光滑。
(8)醋酸纖維尤優資源網尺寸:橫截面形狀:三葉形或不規則鋸齒形;縱向形狀:表面有縱向條紋。
(9)腈綸纖維:橫截面形狀:圓形、啞鈴形或葉子形;垂直形狀:表面光滑或有條紋。
(10) PVC纖維:橫截面形狀:近圓形;垂直形狀:表面光滑。
(11)氨綸纖維:橫截面形狀:不規則、圓形、土豆形;豎形:表面黑而深,呈不清晰的骨狀條紋。
(12)聚酯、尼龍和聚丙烯纖維:橫截面形狀:圓形或不規則形;垂直形狀:光滑。
(13)維尼綸纖維:截面形狀:腰圓形,皮芯結構;縱向形狀:1~2個凹槽。
3.密度梯度法:是根據各種不同密度的纖維的特性來鑒別纖維。
(1)配制密度梯度液體,一般選用二甲苯四氯化碳系統。
(2)校準密度梯度管,常用精密球法。
(3)測量計算:對待測纖維進行除油、干燥、脫泡等預處理,制成小球并擺正,根據纖維懸浮位置測量纖維密度。
4.熒光法:用紫外熒光燈照射纖維,根據纖維發光性質不同,熒光顏色不同的特點來鑒別纖維。
各種纖維的熒光顏色具體如下:
(1)棉和羊毛纖維:淺黃色。
(2)絲光棉纖維:微紅。
(3)黃麻(原)纖維:紫棕色。
(4)黃麻、絲綢、尼龍纖維:淺藍色。
(5)粘膠纖維:白紫影。
(6)有光粘膠纖維:淺黃紫色陰影。
(7)聚酯纖維:白光明亮的天空。
(8)維綸有光亮纖維:淺黃紫色陰影。
5.燃燒法:根據纖維的化學成分不同,燃燒特性也不同,從而大致區分出纖維的大類。
幾種常見纖維的燃燒特性區分和比較如下:
(1)棉、麻、粘膠纖維、銅氨纖維:靠近火焰:不要收縮或熔化;接觸火焰:燃燒迅速;離開火焰:繼續燃燒;氣味:燒紙的味道;殘渣:少量灰黑色或灰白色灰燼。
(2)絲和羊毛纖維;靠近火焰;卷曲熔化;接觸火焰:卷曲、熔化、燃燒;離焰:燃燒緩慢,有時自熄;氣味:頭發燃燒的氣味;殘渣:松散而脆的黑色顆粒或焦炭。
(3)聚酯纖維:靠近火焰:熔化;接觸火焰:熔化、冒煙、緩慢燃燒;離焰:繼續燃燒,有時自熄;氣味:特殊的芳香甜味;殘渣:堅硬的黑色圓珠。
(4)尼龍纖維:靠近火焰:熔化;接觸火焰:熔化和冒煙;離開火焰:自我毀滅;氣味:氨基氣味;殘留物:堅硬的淺棕色透明圓珠。
(5)腈綸:靠近火焰:熔化;接觸火焰:熔化和冒煙;離開火焰:繼續燃燒,冒出黑煙;氣味:辛辣;殘留物:黑色不規則珠子,易碎。
(6)聚丙烯纖維:靠近火焰:熔化;接觸火焰:熔化和燃燒;離開火焰:繼續燃燒;氣味:石蠟味;殘留物:灰白色堅硬透明圓珠。
(7)氨綸纖維:靠近火焰:熔化;接觸火焰:熔化和燃燒;離開火焰:自我毀滅;氣味:異味;殘留物:白色膠狀。
(8)氯乙烯纖維:靠近火焰;熔化收縮;接觸火焰:熔化、燃燒和冒黑煙;離焰:自熄;氣味:刺鼻氣味;殘留物特征:深棕色塊狀物。
(9)維尼綸纖維:靠近火焰;熔化收縮;接觸火焰:熔化和燃燒;離開火焰:繼續燃燒,冒出黑煙;氣味:獨特的香味;殘留物:不規則的棕色塊狀物。
四。常見紡織品概念:
1.經向、經紗和經紗密度——織物的長度方向;經紗稱為經紗;1英寸以內排列的紗線數為經密(經紗密度);
2、緯、緯、緯密-織物寬度方向;這種定向紗稱為緯紗,1英寸以內排列的紗數為緯密(緯密);
3.密度——用來表示單位長度機織物的紗線數量,一般是1英寸或10厘米以內的紗線數量。我國國家標準規定用10厘米以內的紗線支數表示密度,但紡織企業仍用1英寸以內的紗線支數表示密度。常見的“45x45/108X58”是指經紗和緯紗分別為45根,經緯密度分別為108根和58根。
4.寬度-織物的有效寬度通常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見的有36寸、44寸、56-60寸等。,分別稱為窄寬度、中等寬度和寬寬度。高于60寸的面料為特寬,通常稱為寬布。現在國內超寬幅面料的寬度可以達到360厘米。寬度一般在密度之后標注。比如3中提到的面料加上寬度,就是“45x45/108X58/60”,也就是寬度是60寸。
5.克重-織物的克重通常是平方米織物的克重。克重是針織物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呢絨的克重通常也被視為一項重要技術指標。牛仔布的克重一般用“盎司”表示,即每平方碼織物重量的盎司數,如牛仔布7盎司、12盎司;
6.色織布——日本稱“先染布”,是指先將紗線或長絲染色,再用彩色紗線織造的工藝。這種面料叫“色織布”,生產色織布的工廠一般叫染織廠,比如牛仔布,大部分襯衫面料都是色織布;
五、紡織面料分類方法:
1.根據不同的加工方法分類
(1)機織物:由縱向排列的紗線,即橫向和縱向兩個系統的紗線,在織機上由優優資源網按照一定的規則交織而成的織物。有牛仔布、錦緞、粗棉布、麻紗等。
(2)針織物:由紗線編織成線圈而成的織物,分為緯編和經編。a .緯編織物是將緯紗從緯向喂入針織機的工作針,使紗線依次彎成線圈,并相互穿插而成。b .經編針織物是由一組或幾組平行排列的紗線同時在喂經針織機上的所有工作針上成圈而成。
(3)非織造布:松散的纖維粘合或縫合在一起。目前主要采用兩種方法:粘接和穿刺。采用這種加工方法,可以大大簡化工藝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根據構成織物的紗線原料分類。
(1)純紡織品:面料的原料都是同一種纖維,包括棉織物、毛織物、絲織品、滌綸織物等。
(2)混紡織物:織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種類的纖維和混紡紗制成,包括滌粘、滌腈、滌棉等混紡織物。
(3)混紡織物:織物由兩種纖維的單紗混紡成股。有低彈滌綸長絲和中長混紡紗,也有滌綸短纖維和低彈滌綸長絲混紡成股。
(4)交織織物:織物兩個方向系統的原料是不同的纖維紗線,如絲綢與人造絲交織的古緞,尼龍與人造絲交織的尼夫紡等。
3.按面料原料是否染色分類。
(1)白坯布:由未經漂白和染色的原料制成的織物,在絲織中也稱坯布。
(2)有色織物:由漂染后的原料或花式線加工而成的織物。絲織品也叫熟織物。
4.新型織物的分類
(1)粘合布:由兩塊布背靠背粘合而成。粘合布有機織物、針織物、無紡布、乙烯塑料薄膜等。,并且它們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組合。
(2)植絨織物:織物上覆蓋著短而密的纖維絨毛,具有絲絨風格,可用作服裝和裝飾材料。
(3)泡沫塑料層壓織物:泡沫塑料附著在作為基布的機織物或針織物上,多用作防寒服。
(4)涂層織物:機織物或針織物的底布上涂有聚氯乙烯(PVC)、氯丁橡膠等。,具有出色的防水功能。
關鍵詞: 基礎知識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