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柔軟的,青春也是對星空的仰望。4月29日,“青春心印——第九屆關山月美術館青年工筆畫展” 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呈現了眾多藝術家對青春的迷戀與表達。該展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中國工筆畫學會共同主辦,陳湘波、陳孟昕任總策展人,陳俊宇任學術主持,劉慕儀、陳博、賀翔任策展人,共展出61位藝術家的100余件作品。展覽將持續至5月28日。
(相關資料圖)
既有關注現實的佳作,也不乏傳統情懷及技法創新的作品
南都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此次展覽分為兩部分。中央廳和C廳為“青春心印”主題展,集中展示青年藝術家們近年來在現代語境下對工筆畫的探索成果,其中既有關注現實的佳作,也不乏傳統情懷及技法創新的作品。在A廳空間項目“柔軟邊界”中,藝術家試圖通過觀眾、畫面、裝置間的交互作用,引發個人對“柔軟”的思考。在B廳空間項目“歷象星辰”里,藝術家則從哲思性觀念切入,展示其浩瀚而浪漫的星空美學理念。
記者了解到,本屆展出作品是從500余位藝術家作品中評選而出。“青春心印”自2014年立項以來,已成功舉辦九屆。各地青年工筆畫家踴躍參與,讓工筆畫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而秉承“工在當代、固本開新”理念的中國工筆畫學會,也一直致力于傳承與推動工筆畫的現代化發展,關注青年一代的成長。至今“青春心印”已成為青年工筆畫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成為中國工筆現代化發展的試驗地。
此次展出作品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兩位藝術家的空間項目,在A廳呈現的“柔軟邊界”,藝術家王光林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做了“柔軟”化處理:粉色的草地、抱枕、沙發、桌椅、公園健身器材、無所適從的青年……這些片段式畫面中所呈現的狀態都與作者創作的心境有關。
星空題材作為當代中國畫的一個方向,不同于工筆畫已有的表現內容、形式語言、藝術思想、美學理念,在感性詩意地追尋宇宙之美的同時,亦注重對科學理性的認知思維、哲思性的主題和未知的探索,這也是當代工筆畫在建構中國文化的現代性道路上探求的美學方向之一。在B廳呈現的“歷象星辰”就是藝術家涂少輝對這一主題與題材的創作實踐。
“遇見美術館”,在展覽現場跟著舞者與藝術家深入作品
“青春心印”項目讓觀眾看到青年工筆畫家試圖運用不同的媒介和材質,對傳統審美經驗、觀看方式以及語境邏輯做出的回應,同時,也對中國工筆畫發展做出了突破。
4月29日晚,主辦方在展覽現場舉辦夜場活動“遇見美術館”,特邀深圳活躍的彭宇當代舞團,在展覽現場做即興表演。幾位舞者根據現場展出作品與展場氛圍即興起舞,在光影中帶給藝術作品別樣的意境與情趣。在舞者的引領下,觀眾穿梭在不同的展廳,感受獨特的美術館之夜。
當晚,在展覽現場,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副館長陳俊宇,還與三位參展藝術家涂少輝、王光林、陳倩,展開了一場對話,暢談觀展感受與創作心得。
陳俊宇表示,隨著“青春心印”展覽的不斷疊加,呈現了一個社會對藝術家,及年輕作者對展覽的一個雙向認可,還有館方對展覽操作上的一種成熟。比如今天的空間跟作品的契合度,以前的展覽把作品掛起來就行了,現在要考慮到空間跟作品相配適的自然,包括觀眾們今天在現場看到的舞者,他們對現代舞跟現代藝術的表達,都是一個很好的狀態。“青春心印”不斷融入的新鮮血液,讓我看到年輕人的創造性與熱忱。
藝術家陳倩表示,“我從第六屆開始關注‘青春心印’展,我發現每一年這個展覽的質量都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在北京我身邊也有很多畫工筆畫的老師和朋友,他們對這個展覽也是有極高的評價。這一次我有兩件作品參展,在工筆畫方面大膽地做了一個嘗試。發現很有意思,它開拓了我的視角與創作路徑,我今后還可以朝這個方向再繼續地深挖下去,豐富自己的創作經驗。”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