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
(相關資料圖)
深圳地鐵客運量居高不下
屢破歷史記錄
在微博同城熱搜榜上
深圳11號線多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很多市民吐槽
早晚高峰期間
11號線崗廈北站、福田站、車公廟站等
換乘大站“擠也擠不上”
其實,11號線心里有苦說不出
貫穿三個站,從崗廈北到碧頭
承載了多少打工人自中部向西北部的通勤需求
該怎么破解11號線擁擠情況
網友們吵翻了
深圳地鐵也開始采取行動化解矛盾
No.1
是否取消11號線商務車廂?
網友各執一詞
近日,針對“11號線商務車廂是否應該取消”這一話題,網友熱議不休。從社交平臺上相關話題討論的投票結果來看,支持與反對的票數不相上下。
支持保留者:
給特殊人群留出舒適空間
該群體認為,商務車廂對于攜帶大件行李的人、追求舒適的人士、孕婦、老人等有需要的群體來說是具有實用性的。
支持取消者:
商務車廂空置率高
該群體從資源利用的角度出發,認為商務車廂空置,利用率不高,甚至擠占了普通車廂的空間。
折中建議:
加開車次或提速
爭論之間,建議增加高峰期車次或提速的第三種聲音出現。
市民顏女士認為,商務車廂的存在有其合理之處,“我們確實有需求,但是否要設那么長的車廂,可能需要分析一下空座率。”
顏女士建議,要緩解客運壓力,還是應盡量縮短發車間隔,“崗廈北站往南山的人流量太大了,我觀察了一下,大部分的人在車公廟到后海的這幾站下車。”
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員實地走訪圖
和顏女士一樣,不少市民均反映地鐵11號線長達八分鐘的發車間隔才是導致客流擁堵的根本原因。要緩解通勤壓力,就要從發車間隔和車次兩個方面進行優化。
No.2
“三步走”提升運能,為通勤“解壓”
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員整理課題時留意到,市民們的呼聲早已傳到深圳地鐵集團耳邊,惦記于心頭心,分為三步走的形式實現。
第一步:
早晚高峰開放商務車廂
據“深圳地鐵”官微2月22日消息:早晚高峰期間14號線崗廈北站與11號線福田站之間換乘壓力較大,為有效緩解車站客流壓力,高峰期免費開放11號線商務車廂(早高峰:8:00-9:00崗廈北站往碧頭方向,晚高峰:18:00-19:00福田站往崗廈北方向)。
第二步:
壓縮早晚高峰行車間隔,延長運營時間
3月6日,深圳地鐵11號線宣布正式執行新的工作日運行圖,在早高峰進一步壓縮局部大客流區間行車間隔。
優化調整后,11號線崗廈北站-福田站區間,早高峰7:50-9:00時段行車間隔均為5分30秒,運能最大提升27.2%,緩解早高峰擁擠情況。
同時,為滿足乘客早晚出行需求,11號線的首、末班車發車時間也提前或延長。首班車方面,從11號線碧頭站發車的時間,由6:17提前至6:05,機場北站往崗廈北站方向的時間,由6:00提前至5:50;崗廈北站發車時間由6:20提前至6:15。末班車方面,崗廈北站至機場北站的時間由0:10推遲至0:30。
第三步:
早高峰最大化上線列車數量
優化福田-崗廈北區間行車組織
3月9日,深圳地鐵微信公眾號發文表示,受限于11號線福田-崗廈北區間折返能力與配車雙重不足,隨著客流不斷攀升,早高峰期間崗廈北站11號線與14號線存在運力不能完全匹配的問題。
目前11號線開通的福田-崗廈北區間是該線東延至紅嶺南站的過渡工程,該區間只能采取單軌道“拉風箱”式的折返方式。11號線工作日早高峰期間最大上線列車數量已達31列,除正處于檢修修程的列車以外,已全部安排上線運營。
但是這些舉措實施后
對于緩解客流壓力的作用依然有限
近幾天,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員線下走訪發現,早晚高峰期間,11號線換乘大站內,換線處、電梯處、地鐵候車處均派有值守人員。列車經過車公廟時,上車人流量適中,下車人流量大。
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員實地走訪圖
值得注意的是,商務車廂早車公廟只下不上。據了解,早高峰的商務車廂僅在崗廈北和福田兩站開放上客。
不少市民反映,開放商務車廂,從地鐵容量角度看,屬于優化措施,但緩解效果有限。
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員實地走訪圖
市民顏女士表示,其早晚分別于11號線福田站、南山站搭乘商務車廂。據其介紹,雖然高峰期開放商務車廂雖然屬于緩解客運壓力的措施,但在實際搭乘中,體驗感一般。“開放商務車廂后,通勤對我來說還是非常不容易,即便要坐商務艙,也得在福田站等到8:20那趟空車才能上去車?!?/p>
No.3
生于爭議中的地鐵商務車廂
資料顯示,商務車廂伴生于深圳地鐵11號線,于2017年6月30日開始使用,票價為普通車廂的三倍。運營之初,商務車廂就已被熱議過,“高峰期的時候,普通車廂摩肩接踵,商務車廂空無一人,冰火兩重天?!?/p>
有觀點認為,地鐵本身是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資源,具有公益性質,不宜提供差異化服務。同時,也有聲音指出,應讓市場來決定地鐵商務艙是否有必要。
此次深圳地鐵11號線多項優化舉措,如在高峰期免費開放商務車廂,調節市民通勤需求和市場運作沖突,不失為一種“與時俱進”。
針對提升11號線出行體驗感
你有何建議?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采寫: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鄭少純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