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新增培育1-2家世界一流企業,5-8家產值千億級‘巨龍’企業,8-12家產值五百億級‘大龍’企業,15-20家產值百億級‘小龍’企業,100家產值十億級‘幼龍’企業。”2月19日,寶安區正式發布產業發展“龍計劃”,提出要通過“尋龍、引龍、育龍、強龍”四大工程,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樞紐作用的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品牌卓著的世界一流企業。
“龍計劃”是寶安“1+3+N”產業政策體系中的重要一項。作為深圳的“制造壓艙石”,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部署,錨定制造業當家,推進高質量發展,寶安區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長遠目標,謀劃“1+3+N”產業政策體系。
【資料圖】
“1”——寶安區2023年一號文《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強區 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3”——《寶安區關于落實<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的工作方案》
《寶安區關于推進制造業高產發展的工作方案》(即將印發)
《寶安區關于實施“龍計劃”的工作方案》
“N”——將陸續分行業、產業出臺N個專項功能性政策
“1+3+N”產業政策體系,是寶安區向先進制造業和高質量發展“城墻口”持續沖鋒、久久為功的“路線圖”。這套政策組合拳,將合力提振市場信心,進一步促進寶安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寶安向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強區邁進。
南方+ 何俊 拍攝
連續5年一號文瞄準制造業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強區”
為落實廣東省、深圳市高質量發展大會要求,1月29日,寶安區出臺2023年一號文《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強區 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
這已是寶安區連續5年圍繞制造業出臺一號文,凸顯了寶安“堅持制造業當家,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堅定理念。一號文也如同“1+3+N”產業政策體系的骨骼,從整體上奠定了寶安產業的發展方向。
意見從7大維度入手,構建了“六大工程、一環境”體系,明確了30項具體舉措,推動先進制造業加快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打造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強區。
——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成長培育工程,打造一批高水平、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制造業高端化轉型。實施制造業高端化轉型工程,支持企業采用新技術、探索新業態,加快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生產性服務業賦能。實施高端生產性服務業賦能工程,探索發展總部經濟、金融經濟、臨空經濟、會展經濟、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
——創新驅動。實施高能級創新驅動工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鏈、創新鏈、生態鏈融通發展。
——企業梯隊建設。實施高產企業梯隊建設工程,大力實施“龍計劃”“星行動”,塑造龍頭企業“大如明月”、中小企業“群星閃耀”的企業梯隊。
——拓展產業空間。實施高效產業空間拓展工程,堅持把工業空間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加以保障,促進空間優勢轉化為產業升級優勢。
——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牢固樹立“有呼必應、有求必為”理念,打造全球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重要目的地。
南方+ 何俊 拍攝
以一號文為底板
3個工作方案瞄準戰新產業、高產發展、龍頭企業發力
如果說1號文是“1+3+N”產業政策體系的骨骼,“3”個工作方案則是該體系的筋脈,以一號文為底板,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強區”這一目標提供“長穩長實”的支撐和服務,推動寶安先進制造業茁壯成長。
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2022年深圳提出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其中“17+2”產業集群重點部署在寶安,6個集群增加值深圳市排名第一。
“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成長培育工程”也是一號文“六大工程”中的“頭號工程”,一號文針對此項提出了“培育一集群一鏈主、搭建一集群一平臺、制定一集群一政策、打造一集群一園區”的“四個一”工程。在此基礎上,《寶安區關于落實<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的工作方案》制定了詳盡的“鏈長制”工作機制,詳細梳理出重大產業項目、強鏈補鏈、任務落地等“時間表”和”路線圖”,逐一明確指揮體系、發展目標、空間方略,各個節點環環相扣,“17+2”的產業與空間布局一體落定、同步鋪開。
南方+ 何俊 拍攝
比如,一集群一鏈主提出,每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遴選1—2家“鏈主”企業,在產業空間、工業投資等領域予以重點支持。搭建一集群一平臺則鼓勵“鏈主”企業、高校院所等公共技術平臺,協同攻克技術難題,提升源頭創新能力。
《寶安區關于推進制造業高產發展的工作方案》則瞄準一號文提出的“發展總部制造、升級核心制造、深耕智能制造、推廣服務制造”這個制造業高端化轉型路徑,從做優高效產業空間、做強高增長產業集群、做大高產企業梯隊、做實高端產業生態等入手,全方位推動寶安產業經濟高產、高效、高質量發展。
龍頭企業是產業集群中的核心企業,是引領產業集群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定海神針,是區域競爭力和特色區域品牌的重要載體。
針對這個產業經濟“引擎”,寶安印發了《關于實施“龍計劃”的工作方案》,著力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樞紐作用的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品牌卓著的世界一流企業,推動產業鏈加快向高端邁進。
“龍計劃”方案提出,實施“尋龍、引龍、育龍、強龍”四大工程,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強大輻射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助推“17+2”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發展壯大。
南方+ 何俊 拍攝
讓1號文豐富可感落地有痕
“N”項實施方案和若干措施激活產業肌體
“1”是骨骼,“3”是筋脈,即將陸續發布的“N”項實施方案和若干措施則是激活產業肌體的血液,對1號文進一步延伸拓展,讓7大維度豐富可感,落地有痕,讓這個肌體的每一處都充滿活力。
例如,一號文提到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N”對其進行了更加細致與具體的部署。
比如,針對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寶安將出臺《培育發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實施方案(2023-2025年)》和《關于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這些具體舉措,將助力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到2025年時,實現產值1200億元,增加值突破280億元,力爭6家以上產值超20億元企業。
為了保障企業產業空間,以戰略級空間承載戰略級項目,促進空間優勢轉化為產業升級優勢,寶安將出臺《2023年度土地整備和空間拓展攻堅行動方案》。
針對工業上樓,寶安將出臺《推進“工業上樓”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以新橋東、石巖總部經濟園區等項目為試點,開工建設不少于5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
南方+ 何俊 拍攝
為了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下,《寶安區關于實施“鳳凰英才計劃”進一步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寶安區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的若干措施》已印發實施,提升高層次人才服務水平,著力解決人才住房、子女教育、醫療服務需求。
錨定制造業當家,實現高質量發展,寶安正通過構建“1+3+N”產業政策體系,搭骨骼、強筋脈,活血液,搭建產業發展的強大肌體,打造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強區,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手記】
“1+3+N”背后:
給企業信心,亮政府決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省、市、區多個會議強調,要突出制造業當家,高水平謀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全國各大城市都在密集布局制造業,群雄并起之時,寶安靠什么突圍?
作為產業大區,寶安有雄厚的基礎。過去一年,寶安工業實力從全國工業百強區第八攀升至第四,創新能力從全國百強區第八躍升至第二。
但寶安的短板也不可忽視。土地空間利用不夠充分,龍頭企業較少,產業園區單位面積產值、發展能級、自主創新、原始創新能力還有大幅提升空間。
灣區發展日新月異,勇于剖析短板、直面現實問題,方能謀劃長久。“1+3+N”產業政策體系,正是寶安積極應對之策。
與往年提出的“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相比,寶安在今年一號文中,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強區”,從“高地”到“強區”,反映出的正是寶安目標日益明確、思路愈發清晰,舉措從容也更加具體,有的放矢。
同時,與以往相比,今年寶安打造的“1+3+N”產業政策體系,層次更豐富,政策覆蓋更全面,從企業需求出發,讓政策“組合拳”拳拳擊到企業心坎上,讓企業對寶安、對未來更有信心。
“1+3+N”產業政策體系,亮出的是政府決心,給出的是企業信心,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寶安正出發!
【記者】蘇國銳
【攝影】何俊
【統籌】崔潔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