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
小伙伴們快一鍵保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春運高峰進行時
深圳公布了最新的
春運出行攻略
鐵路、民航、水路、公路
通通都有!
圖源:深圳交通
這段時間
相信很多小伙伴的狀態都是——
這個事可以先不管
那個事可以放一放
但是有一件“頭等大事”
必須如期安排上!
▽
回家過年對當代人有多重要?
最近,這個話題登上熱搜
引發了很多人的熱烈討論
有人說這是一種歸屬感
有人說這承載著一家人團聚的信念
還有人說
一聽“回家”這個詞
眼里都閃著光
那些我們愛的人
以及熟悉的記憶與味道
都如此令人魂牽夢繞
其中一個網友說的
“世界上再美的風景,
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讓我開心”
更是讓不少人狠狠共鳴住了
是的
在回家的路上
我們內心懷著殷切
腳步變得輕快
眼神變得炙熱
無論是那些車窗前閃過的美麗風景
還是高速路的堵車、火車站的擁擠
目之所及的萬般景象
都讓人心生親切~
今年回家過年
你在路途有何新體驗?
經歷了什么特別的事嗎?
一起來聽聽他們在春運中的
感受和所見所聞
回家了!
南都記者兵分六路體驗春運
2023年的春運已經開始十余天
深圳北站旅客發送量
歷史記錄持續刷新
1月18日
深圳北站旅客發送量達到27.5萬人次
再創歷史新高
較2019年同期增幅達25%
攝影:南都記者趙炎雄
除高鐵之外
人們回家的方式還有許多種
自駕、飛機、巴士……
還有人經過復雜折騰的換乘
只為與家人團聚
南都記者兵分多路回家
體驗2023年春運路上的新感受
▼
接下來
一起聽聽他們的自述
目的地:湖南郴州
記者:顏鵬
返鄉新體驗——第一次跟陌生人搭伴回鄉
自從四年前買了車,開車回家過年就成了我的最佳選擇。往年,總能找到幾個老鄉一起,旅途上也不至于寂寞。陸陸續續地,認識的老鄉也都買了車,今年的春節返鄉,就變成了一個人。
我的家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一個與廣東韶關交界的小山村,離深圳400多公里。一個人開那么遠,確實有些累。在臨出發前一天,我還是覺得應該多叫一個人,便在某拼車平臺發了一個單。恰好看到有一個到隔壁廣東城鎮的單,簡單聊了下,覺得人還挺好相處,便接了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到坂田接上了這“半個老鄉”。我們鎮跟她們鎮雖然一個在湖南,一個在廣東,但兩個鎮中心相距不過20公里,語言和風俗習慣都相近。因此兩鎮的人在外相見也總會稱呼對方是“半個老鄉”。
從接過她的行李開始,我便發現這是一個比較善于交談的人。談話間,我得知她比我大不了幾歲,便更覺得彼此親切不少。車從觀瀾收費站上珠三角環線高速,一路上除了因為一個小車禍堵了20多分鐘,其他時候都很順。9點多從深圳出發,下午兩點就到了粵北山區。
到了粵北,離車內乘客的目的地也就近了。這一段路途,就著氣溫低的話題,我們聊了很多。從小時候雪下得大,到山里的各種野果,再到小時候經常玩的一些游戲。到順風車乘客目的地的時候,是下午兩點四十分左右,這時候離我家也就剩下20分鐘路程。
第一次搭載順風客春節回鄉,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新奇的旅程。
目的地:湛江徐聞
記者:伍曼娜
看見志愿者為堵車司機送飯
作為一名來自粵西的“深漂”,今年春節返鄉我依舊是痛與快樂并存。
在湛江已于2018年“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這一背景下,我乘坐高鐵從深圳返鄉湛江,再轉乘大巴到“中國大陸最南端”徐聞縣,居然耗時12小時,這是很多外省朋友都不能理解的“長途”經歷。
原本以為今年會比較幸運,因為我買到了高鐵票,如無意外我只需坐4小時高鐵到湛江,再轉乘大巴2個小時左右就能到徐聞。但計劃往往沒有變化來得快。在坐上轉乘大巴后,司機告知車全程不能上高速,最終用時會是平常的3倍。
不出所料,我最終耗時6小時從湛江抵達徐聞。從上午9點離開小區出發乘車,晚上9點到達徐聞,此次安排緊湊的返鄉全程耗時12小時。
為了更近距離了解徐聞過海車輛堵車情況,1月18日,我和家人騎摩托沿207國道的“堵車長龍”去往海安新港方向。
“我在徐聞等了3天,期待早點登船上島,感覺應該快了。”在距離港口約4公里的地方,我和貨車司機方師傅交流時,他手里還拿著剛從志愿者手中接到的免費盒飯。
在“堵車長龍”約5公里的路程中,我看到身著志愿者服裝的徐聞當地人穿梭其中向車上旅客提供免費盒飯。
“我老板以前也是開貨車的,理解開貨車司機的辛苦,這是老板自發免費提供的盒飯。”一位不愿意透露更多情況的當地志愿者說。
目的地:揚州高郵
記者:黃璐
“沒有春運的感覺就是最好的感覺”
18日出發,從深圳到揚州,1550公里,兩天車程,竟然沒有一個堵點,不得不暗自覺得幸運。
仔細回憶和比較,才發現這次回家的路與三年前幾乎完全不同。南龍高速、天天高速,都是近兩年新通車的高速公路。22年9月通車的南龍高速在贛州地區形成了一個局部的高速公路加密網,而S22天天高速滁州至天長段則是剛剛12月份才通車,雖然路邊的服務區加油站服務還未完全完善,但據相關媒體報道,行程也縮短了40分鐘。
不論是粵港澳大灣區、抑或是長三角一體化,通過春運期間的并不繁忙的高速公路,我已經能充分感受到區域路網優化下的交通互通互聯。
談回到故鄉。長三角的冬天是棕色的,在清朗的藍天下尤其顯得特別。褐黃的土地、枯色的田野、以及伸向空中那些枯槁的樹枝。時隔三年之后再次返鄉,沿途最大的感受是,山峰之上、平原之間,在冬天的枯色之間,有著一些白色的高大的風能發電設備讓人眼前一亮。
尤其是路過天天高速滁州至天長段時,可以遠遠望見很多個發電場像巨人一般站立在那。在這里,可再生能源、雙碳似乎從新聞里的名詞變成了一種景觀,開始被看見。
三年不見,“報復性”地更愛這一片土地。
目的地:黑龍江鶴崗
記者:劉詩豪
體驗“網紅小城”的年味新春
我是在2020年來深圳工作的,這兩年的春節都是在深圳值班。出于對東北集市和殺年豬的向往,我計劃利用春節假期出游,前往黑龍江省的“網紅城市”鶴崗過年。
上午8點40分,深圳寶安機場飛往長春龍嘉機場的航班準備起飛。飛機上,同行的東北朋友告訴我,在外奔波的幾年,“家鄉的一磚一瓦是心里最深的牽掛,每逢春節,家里人都會殺年豬,煮殺豬菜飄起的水汽氤氳和陣陣芳香都是我最深刻的記憶。”
中午12點半,飛機抵達長春,我將繼續乘坐高鐵前往本次行程的目的地鶴崗。一月的長春白天很短。下午4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穿行在車廂里,兩邊行李架堆滿行李和年貨,人們用五湖四海的方言聊著對兒女、對父母的思念,聊著回家過年的打算,聊著新年之后的計劃。
我在前往鶴崗的路上,需要在哈爾濱轉車,在轉車的時候偶遇了“逃學企鵝”。
它背起小書包跑到室外的冰天雪地里,與來自各地的游客互動,在冰天雪地里抬腿就跑的模樣,活脫脫就是一名放寒假后撒歡的小學生。憑借逗萌可愛的形象,網友稱它為 “逃學企鵝”。
在經歷了接近6個小時的車程后,我最終到達了鶴崗。鶴崗不大,從東到西,一趟公交車一個小時就能走完。網絡將“超低價房”的標簽和這里捆綁,讓這個小城變成全國知名的城市,鶴崗也因此成為療傷、避世的去處。
剛到鶴崗的時候,接近零下30度的氣溫讓我瞬間清醒。我路經的幾個室外市場,盡管天寒地凍,但人流穿梭不斷,商品琳瑯滿目,商販的吆喝聲四起。這就是鶴崗人的生活,有煙火氣、有流動性、有踏實感。
當在一座小城里生活,能夠衣食無憂,有善良的人相伴,有藍天碧水相依,保持愉快的心情,擁有健康的身體,這就是莫大的幸福。每天早睡早起,中午炫一頓鐵鍋燉和鍋包肉,人生便過得有滋有味。
目的地:福建福州
記者:吳靈珊
廿七踏上返鄉路,春運人數已不多
1月19號,我踏上返鄉的旅途。這個時候大概已經是節前的“尾聲”,但深圳北站依然熱鬧。雖然從進站到安檢只用了大約5分鐘,進站以后,還是被來來往往的人群“繞暈”了。
和平日的北站不同,這樣特殊的時刻里,大家手里提著的除了行李箱之外,還有各種年貨禮盒,這是從深圳帶回去的一份牽掛。
我的目的地是福建福州,沿途要經過廣東和福建的多個城市,原本“熱門”的一條鐵路線,在廿七這一天卻沒有我想象中的擁擠。
大約剛剛進入福建省內時,我所在的車廂人就少了一半,晚上抵達福州時,我所在的車廂已經沒有什么人。
走出火車站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父母在出站口等我,出站口的人也不多,大概早幾天就都回到家過年了。
媽媽從我回家的前好幾天就開始問到家以后要吃些什么,家人從更早就開始忙活了,坐在車上的后座,看著閃過的福州街景,知道到家了,也知道“過年模式”徹底開啟了,一年的疲憊在此刻得到放松。
目的地:廣西桂林
記者:覃仕林
凌晨五點出發,從廣州轉乘高鐵
1月18日凌晨5點20分許,天還未亮,我從深圳市福田區出發,前往廣州南站乘坐動車去往廣西桂林市。
據了解,此前深圳鐵路相關部門就已預測,1月18日當天將迎來深圳北站今年返鄉客流的高峰。為避免多次換乘麻煩,這次我提前三個小時出發,直接搭乘順風車前往廣州南站。
凌晨的南光高速沒有往日那么繁忙,路上的車流比較少。在高速上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行駛后,終于在清晨7時30分許來到廣州南站外圍。此時天已經放亮,廣州南站進站方向車道上的送站車輛已經排起了長隊,人們帶著大包小包趕往車站方向,準備進站乘車。
在廣州南站內,站內的旅客數量比以往都要多出很多,車站內的候車坐席上已經坐滿了人,各個檢票口也有長長的隊伍在等候。一些和父母回老家過年的小朋友坐在攜帶的行李箱上玩著新買的玩具,候車的過程也多了一分樂趣。
8時40分許,我乘坐的動車即將發出,前往廣西桂林市。四個多小時后,列車將到達桂林西站,我也將回到家人身邊過年。
除了以上內容
還有南都記者拍攝vlog
記錄自駕從深圳返回潮汕的過程
記錄春運路上的車況與風光
拍下與家人的團聚時刻
一起來看看
最美的路
就是回家的路
在回家的路上
你有何特別的經歷和感受呢?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