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從南山區(qū)獲悉,12月25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聯(lián)合主辦的“第十屆中國民生發(fā)展論壇”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辦。屆論壇現(xiàn)場發(fā)布了“2022民生示范工程”案例。其中,深圳市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的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項目成功入圍,為深圳市唯一入選案例。
作為深圳城市的原點,在深圳千年歷史脈絡中,南頭古城承載見證了深圳中心的“遷移與回歸”。始建于晉朝的南頭古城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它是歷代嶺南沿海地區(qū)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mào)易的集散地,也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
2019年3月起,南頭古城的“蝶變重生計劃”——南頭保護修復與特色文化街區(qū)改造提升項目正式啟動,其中以十字主街、街心公園、工業(yè)區(qū)廠房作為重點改造區(qū)域。改造后的南頭古城以“粵東首府、港澳源頭”為定位,在歷史文脈的保護與活化基礎上,提出“源·創(chuàng)·藝·活”的品牌宣言,為故城帶來新生的創(chuàng)意活力與品質人文的美好生活。2020年8月26日,經(jīng)過大半年的改造提升,南頭古城南北街示范段開街營業(yè),經(jīng)歷世事滄桑的南頭古城終以新貌“迎客”。
南頭古城現(xiàn)有“六縱一橫”的街巷格局;建筑1000余棟,包括1處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保護建筑和34處歷史建筑。南頭古城探索“微改造”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條城中村整治的“古城模式”。施工方對古城內的建筑重新修正,既保留了嶺南古風特色,又融入了當代審美裝飾元素。此外,還同步實施雨污分流、電力、照明、消防改造等基礎設施工程。“梳妝打扮”后,古城自帶“網(wǎng)紅”氣質,破舊的街道煥然一新,一棟棟居民房變身風情小樓。今年8月,南頭古城入選第一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qū)。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