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故事里的小黃花”帶來的不只是青春回憶,也有可能是威脅生態環境的重大隱患。近日,武漢小伙用百度APP中的識圖功能意外發現入侵物種“一枝黃花”,引起網友熱議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小小識圖究竟如何為環保“立功”?
12月18日,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事業生態群組(MEG)總經理何俊杰受邀線上出席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會議(COP15)中國角邊會。COP15大會本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大會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會上,何俊杰稱技術是解決生物多樣性等環保問題的重要力量,環保也應該“卷”創新,并圍繞AI技術、平臺內容建設等維度,分享了百度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的創新探索和成果。
AI技術助力,環境保護也能超“硬核”
大會上,何俊杰表示,“百度作為一家堅持跑科技創新‘馬拉松’的公司,在綠色道路上,也是用科技創新的勁,做長期主義的事,將技術價值轉換成社會價值?!?/p>
何俊杰揭秘了百度識圖背后的“黑科技”。據了解,百度APP拍照搜索功能可以識別超3萬種動植物,且識別速度快、準確率高。目前,全球植物種類超過38萬種,很多植物特征難以用語言準確描述,而借助百度,用戶便能輕松識別。何俊杰認為,百度搜索是識別外來入侵物種的“利器”,我們應該善用這把“利器”去發現身邊的生態環境隱患。
借助百度飛槳,百度還利用AR、VR等技術形式,在搜索場景下重現已滅絕的珍惜物種,幫助億萬用戶了解生態多樣性。同時,在節能減排方面,百度從車、路、行三方面打造智能交通,積極推動交通運輸的綠色轉型。這些環保“黑科技”是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多年深耕的成果,過去10年,百度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自研投入超過1000億,每年研發占比超15%,去年更是到達23%,巨大的科研投入讓百度在人工智能賽道始終保持領先優勢。
打造權威“知識寶庫”,用內容賦能環境保護
除了硬核科技,百度作為國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最大平臺,用戶數超10億。為利用好“全民窗口優勢”,何俊杰表示“百度將堅持用內容賦能環境保護,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添磚加瓦?!蹦壳?,百度百科聯合中國科學家協會、動植物專家以及廣大動植物愛好者等共建約40萬個詞條,打造了權威的動植物“知識寶庫”,讓國民獲取知識更便捷也更準確。
不僅如此,百度不斷多維度探尋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新路徑。百度百科聯合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國家植物園、中國國家動物博物館等幾十家機構,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動植物知識科普等內容推出多項計劃。通過直播、權威詞條、短視頻、AR復原等形式,百度搭建了豐富的環??破諆热菥仃嚕瑤椭鷱V大網友全方位了解環境保護知識和理念,推動網友環保意識提升。
會上提到對于環境保護的未來暢想,何俊杰說“百度作為一家科技企業,不僅要‘卷’技術創新,用科技的力量為環保賦能。還要‘卷’責任擔當,成為環保的中堅力量?!蔽磥?,百度將依托AI技術優勢和豐富的內容生態,不斷推動創新技術在環境保護的落地應用,持續探索環保知識科普的新內容與新形式,號召更多人、更多企業加入到生態環境保護的行列中。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