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月14日,“方寸集祥——2023寶安博物館賀歲生肖郵票展”在寶安1990開幕。展覽以郵票發行時間為順序,集中展出近400件(套)賀歲生肖郵票郵品,包括中國郵政、中國香港郵政、中國澳門郵政近半個世紀以來發行的生肖郵票。其中,最早的郵票為1967年香港郵政發行的第一輪生肖郵票——羊年生肖郵票。展覽由寶安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指導、寶安區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中心主辦、寶安博物館承辦,突出體現“生肖文化”“家國情懷”“融合共享”三大特色。
特色一:傳遞濃厚生肖文化 延伸干支紀年學說
生肖對話生命,郵票記載歷史。方寸之間的郵票不僅起到了郵資憑證的作用,而且還彰顯人類的文化和文明。十二生肖是世界范圍內傳播最廣、影響最深遠的中國民俗文化符號,而郵票則是生肖文化最直觀的載體。1980年,中國郵電部為了紀念生肖,開始發行生肖郵票。如今,生肖郵票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張“年名片”。本次展出的郵票郵品設計精美、各具特色,郵票郵品上的生肖形象活潑、新奇、動感、吉祥,方寸之間濃縮了繪畫、書法、篆刻、民間手工藝等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為民間的賀年祝歲風俗增添了喜慶色彩,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
此外,本次展覽還設計展板圖文,詮釋了生肖郵票與中國的“干支紀年”體系的關系,延伸了生肖文化和“干支紀年”學說。本展的舉辦不僅能為廣大市民的新春佳節增添喜慶,同時也能讓廣大市民在方寸之間感受郵票文化的魅力,感知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特色二:匯聚灣區三地郵票 見證最美家國情懷
寶安有寶地,領灣向未來。歷史上,寶安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是深港文化之根;現如今,寶安是前海“擴區”重大國家戰略實施的主力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臨灣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粵港澳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合作舉辦各類文化遺產展覽、展演活動,涵養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蘊,不僅是灣區背景下的文化戰略,更是寶安文化工作的責任與擔當。
生肖文化源于中國,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是中華民族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都產生廣泛影響。海外凡有華人、華裔生息的國家、地區,常在新春來臨之際發行賀歲生肖郵票。當下,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過生肖郵票。本次展覽以生肖郵票為“小切口”,彰顯粵港澳三地文化相通、文脈相親的人文底蘊。展覽展品均來自香港藏家周祖文先生的收藏,其中,香港郵政與澳門郵政發行的生肖郵票達40余件(套),這不僅體現了香港藏家的家國情懷,同時也反映了港澳兩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是港澳與內地文化血脈相融的生動寫照。
特色三:探索融合發展新路 推動民間珍藏共享
藏品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保護人類文化瑰寶,需多方共同努力。讓珍貴的民間藏品走進博物館,不但是對民間收藏家的鼓勵和肯定,也可讓公眾共享文化遺產。為推動“民間私藏”走向“大眾共享”,寶安區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中心不斷探索公立博物館和民間收藏家合作辦展新路,陸續邀請深圳市內外藏家進駐公共文化空間舉辦專題展覽。本次展覽是寶安1990改造升級后,首次邀請民間藏家進駐場館舉辦的賀歲專題展覽。下一步,寶安區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將繼續與社會力量共享公共文化空間,推動民間藏家參與公共文化建設,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活動,延續城市文脈,為加快建設“人文寶安”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據悉,本次展覽是寶安區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博物館特別策劃的“博物館里過大年”系列文化活動之一,展覽將展至2023年2月28日。 此外,“博物館里過大年”系列文化活動還包括“新春納福送春聯 墨香四溢迎福氣”“寶安文博研學之旅——歡喜瑞兔鬧元宵”“慶元宵樂陶陶 猜燈謎真是妙”等活動,均在春節前后開展。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