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公布第五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復核結果
深圳市光明區位列其中
榮獲
國家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區)稱號
在節水工作方面
光明做了哪些努力?
跟光明君一起來看看
近年來,光明區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在節水工作中積極探索、先行先試,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突出工作重點,增強全民節水意識,全力推進國家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創建。
2022年
光明區萬元GDP水耗
降至10.77立方米
較2015年降幅達78%
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7.19立方米
較2015年降幅達74%
供水管網漏損率低至3.4%
達到國際先進行列
統籌布局 全區協同
筑牢節水型社會根基
堅持規劃先行。光明區將節水工作融入國土空間規劃、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并先后編制《光明新區再生水和雨洪利用規劃》《光明科學城海綿城市詳細規劃》《光明區水務設施與空間體系規劃》《光明科學城北片區高品質水系統專篇規劃》等專項規劃,全面貫徹“節水優先”理念,全方位落實“四水四定”要求。
堅持上下聯動。光明區印發節水五年行動計劃,成立由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光明區創建節水典范城區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動節水典范城區創建工作。堅持“管行業,促節水”工作理念,明確各職能部門任務分工,在全市首創將節約用水、再生水利用、供水高質量發展相關標準與要求納入產業監管協議和土地招拍掛,將節水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和生態文明考核,讓節水工作全面、高效滲透區內各行各業。光明區在全市節水典范城市建設考核中連續兩年獲得優秀成績。
突出重點 積極探索
開創節水工作新篇章
再生水分質利用——
全域推進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助力深圳市成功申報國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全面開展河道生態補水,將水質凈化廠出水全覆蓋回補全區15條干支流,河流生態大幅改善,轄區Ⅲ類水河道占比達到89.5%,茅洲河入選2021全國美麗河湖案例。
在全市率先建成再生水取水口用于市政綠化澆灑,市政雜用再生水替代率達90%以上。
積極探索推進工業再生水替代,在全市率先與能源集團簽訂再生水利用戰略框架協議,在華南地區開創性實施再生水提質實驗并實現出水達純水標準,為再生水大規模用于高清顯示、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高品質工藝用水提供光明方案。
管網提標控耗——
以自來水直飲為目標,大力實施供水水廠、管網等供水設施提標改造工程,累計改造供水管網920公里,管網更新覆蓋率達80%;
累計完成70個小區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改造、43個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提標改造,惠及約5萬戶、15萬人,居民用水品質大幅提升。
十年間,光明區供水管網漏損率從15%下降至3.4%,達到國內一流,進入國際前列。
農業高效灌溉——
光明區現有農田1.3萬畝,均按照現代農業、都市田園的標準,走集約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普遍采用噴灌、微灌等高效灌溉方式,高效節水灌溉面積比例達到90%以上。
宣傳引導 評優激勵
營造形成全民節水新風尚
激勵創建節水載體。印發《光明區節能和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鼓勵企業節水改造。
近三年,日東光學等企業獲節水獎補資金600萬元,光明區先后涌現深圳華星光電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等15家節水型工業企業、25家節水型居民小區、67家節水型單位。
目前,轄區公共供水設施全部安裝節水器具,節水型工業企業覆蓋率達53%、節水型小區覆蓋率達57%、節水型單位覆蓋率提升至6.4%,遠超節水型社會達標創建標準。
引導根植節水意識。大力實施“小手拉大手工程”,編制《光明區節水科普系列手冊》,開展“節水護水,我有‘畫’說”主題繪畫比賽、“節水初探”線上講座等活動,向全區市民群眾尤其是中小學和幼兒園師生及其家人傳播節水理念、科普節水知識,掀起全民節水新風尚。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