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樣東西大家都很熟悉
它便宜又好用
(資料圖片)
幾乎是家庭必備品
而在近段時間
它也成各大電商平臺的熱銷貨
▼
水銀溫度計
不同于售價動輒幾十上百元的電子溫度計
售價只有幾塊錢的水銀溫度計
因為體溫測量精準
且價格低廉也更受消費者歡迎
不過
因為水銀溫度計內含汞這種金屬
水銀溫度計也將在2026年
告別我國市場
就在近日
相關話題也登上了熱搜榜
引發了網友的討論
▼
一起來看看詳細情況
“便宜又好用”
為何要禁產?
事實上,水銀溫度計測溫結果較為精準,水銀體溫計基于汞(水銀)的熱脹冷縮性能進行體溫測量,哪怕溫度只有微弱變化,汞的體積也會隨之變化,測量精度較高,并且水銀溫度計售價更為親民。
在部分電商平臺上,水銀體溫計價格從幾元到十幾元左右不等。
而電子溫度計價格則高達數十元,甚至上百元。
但是
水銀溫度計也有弊端
一是使用不便
每次使用前都要先甩動體溫計讓汞恢復原位。
二是易碎
汞是有毒的可揮發重金屬,若流出后不及時、正確清理,會危害健康和環境。
三是水銀體溫計的讀數字體很小
老年人讀取不便。
此外,《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明確規定:“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
國家藥監局也于2020年10月發布通知,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圖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截圖
汞的威力有多大呢?
具體對人有哪些危害?
我們接著往下看
汞的危害有多大?
汞(又稱水銀),是自然生成的元素,常溫即可揮發,屬于重大公共衛生關切的十大化學品或化學品類之一。
汞具有神經毒性,吸入汞蒸氣,可對神經、消化和免疫系統,以及肺和腎造成損害,并可對心臟造成長久損害。
汞的無機鹽腐蝕皮膚、眼睛和胃腸道,如果食入,可引發腎中毒。
一支水銀體溫計摔碎,一個15平方米的房間的汞的濃度會很快高出近百倍,即使通風也需要一個月才能恢復。
一克汞經傳播后,可能使一個10萬平方米的湖泊中所有的野生魚類污染至不安全食用標準。
“汞中毒”可不是鬧著玩的
因水銀中毒進醫院的事并不少見
來看一些相關案例
1
摔碎水銀體溫計只用拖把拖了地
一家三口進醫院
武漢的王女士不慎把水銀體溫計摔碎,只用拖把拖了地,當晚,一家三口人頭痛肚子疼,經就醫發現是汞中毒。
用抹布、拖把這種錯誤的方式處理使汞濃度上升,是導致汞蒸氣中毒的原因。
2
深圳一老人誤食水銀
被緊急送醫洗胃
深圳一兒童在吃餃子時,用水銀體溫計給餃子“量體溫”,導致玻璃制的溫度計破碎,體溫計水銀外泄,部分漏到了餃子,被其奶奶誤食。
幸虧家人及時開展了“教科書式”自救,并經過醫院急診科進行洗胃、活性炭吸附治療,奶奶已無大礙。
值得注意的是
幼兒誤食水銀的事件也屢見不鮮
據悉,每年暑假醫院中毒科都會收治多名汞中毒患兒。
中毒科主任醫師賴燕介紹,在每年收治的汞中毒患兒中,還有溫度計斷在肛門或嘴中的情況,甚至有小孩將汞珠倒入飲水中,導致全家都飲下的情況。
由此可見
由水銀體溫計引發的“汞中毒”事件
不在少數
那么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體溫計
該怎么做才對呢?
含汞體溫計碎了咋辦?
在使用時
如果遇到體溫計摔碎破裂
應該如何迅速反應處理?
掌握這些必備知識就夠了
▽
話說回來
沒有了含汞體溫計、血壓計
我們該用什么測體溫和血壓呢?
沒了含汞體溫計、血壓計
以后還能買啥?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體溫計主要分為三種: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和紅外線體溫計。
電子和水銀體溫計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紅外線適宜于群體使用。
業內專家表示
電子體溫計將逐步代替水銀體溫計
而電子血壓計因其操作簡單、便于攜帶
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相關消息登上熱搜后
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
不少網友覺得不舍
有人表示用了半個世紀、30多年了
水銀溫度計的性價比高
也有不少網友表示
水銀溫度計危險、不合時宜
應該淘汰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