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上海閔行區舉行“博愛申城 你我同行”2023年紅十字博愛周主題宣傳活動。閔行公安刑偵支隊案件審理隊民警王立冬,作為閔行區首位成功捐贈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收到了特別邀請。
活動現場,王立冬收到了一封來自于區紅十字會的感謝信,信中寫道:那時社會上對造血干細胞捐獻還不是很了解,甚至有誤解,但是,你堅定地擼起袖子,用另一種方式成功幫助了我們要幫助的人……
18年前,王立冬加入閔行公安,也就在正式成為人民警察的這一年,他成功匹配到了一位病患。早在警校就讀期間,王立冬就從學校團委了解到捐贈造血干細胞的相關信息和渠道,他覺得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于是他決心成為志愿者。
“2005年聽到自己成功匹配的消息,我的第一反應是太幸運了,因為成功匹配的概率太低了。”王立冬說。當年7月28日,他將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捐獻給了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成為了全區第一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這位始終在刑偵崗位的民警覺得捐贈本身是一件平凡的事情,“當我穿上警服的那天起,我就深知保衛一方平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肩上沉甸甸的一份責任。捐贈造血干細胞是我以另外一種方式實現了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愿望。”正如感謝信中所言:“您的愛心善舉為一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播撒了希望的‘生命種子’。”雖然王立冬至今不知道被捐贈者的信息,但他相信對方會重啟一段美好的人生。
在18年從警生涯中的前7年,他扎根在刑偵支隊重案組參與偵破惡性案件,后11年他在案件審理隊重案組參與重要案件的審理,與重案結下“不解之緣”是他對自己的一句玩笑話。2007年,在偵辦一起惡性案件中,他參與的專案組連續加班28天,最終案件成功告破。刑偵崗位加班加點多,他表示捐贈造血干細胞以后身體并沒有受到影響,他一直都和兄弟們一起加班工作,沒有因為特殊原因漏過、錯過重要的工作。
這位被俗稱為“便衣民警”的王立冬表示,自己會堅守初心,無論是在偵查還是審理崗位,他都始終將警服穿在心里,忠誠捍衛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