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西普魯士_普魯士軍隊的起源 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片)
西普魯士(普魯士軍隊的起源)
德國作為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的始作俑者,始終以一己之力挑戰(zhàn)歐洲大部分地區(qū),其強大的根源來自其軍隊。這支脫胎于普魯士時代的軍隊,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軍事歷史。其軍事理念和管理體制被各國借鑒,其獨特的超前性和排他性的總參謀部極大地影響了其他國家的軍隊建設(shè)。本系列聚焦普魯士軍隊的誕生、輝煌和滅亡!
普魯士軍隊
古普魯士:
中世紀早期,古普魯士確實是這一片,屬于鳥不拉屎的蠻荒之地。當?shù)厝吮环Q為老普魯士人(此時的普魯士人與德國毫無關(guān)系)。他們與現(xiàn)在的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同屬一個種族,當然,他們也說著同樣的語言,信奉多神教。他們都住在波羅的海的東南海岸。當時,老普魯士人是生活在波羅的海東南海岸的一群蠻子人。他們的現(xiàn)狀是貧窮、落后和野蠻。
因為普魯士靠近波蘭,所以兩者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波蘭所有的諸侯總想占領(lǐng)普魯士擴大地盤,但驍勇善戰(zhàn)的普魯士人總是讓他們?nèi)ァ?2世紀后,基督教開始傳播到古普魯士,隨著德國人開始對周邊地區(qū)進行殖民,大量德國人進入古普魯士,老普魯士人與新德意志人產(chǎn)生摩擦。170年,德國波美拉尼亞的封臣索布瑟·勞公爵(Duke saubusse Rau)在普魯士但澤附近建立了殖民地,建立了奧利瓦修道院,引起了老普魯士人的不滿,憤怒的普魯士人于1224年燒毀了修道院。從那以后,戰(zhàn)爭在普魯士上演。
古代普魯士
條頓騎士團:鐵十字勛章的首次出現(xiàn)
條頓騎士的起源:
187年, *** 領(lǐng)袖薩拉丁對十字軍國家發(fā)動了進攻。他集結(jié)重兵包圍耶路撒冷王國,在圣城耶路撒冷被圍困13天后被迫投降。圣城陷落的消息傳到歐洲,震動了所有十字軍國家。現(xiàn)任教皇聞訊嚇死了,新教皇上任后高喊“十字軍東征”。十字軍國家紛紛響應(yīng)。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紅胡子”巴巴羅薩用他的親征(德意志之一帝國),隨后英國的理查獅子心和法國的腓力國王相繼出發(fā)。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開始了!
1990年,德國皇帝“紅胡子”落水身亡,總司令不在了。德意志帝國所有的藩屬軍都掉頭回去參加皇帝大選。最終只有約5000名德國騎士繼續(xù)東征。在十字軍東征期間,這些騎士因為他們的功績贏得了許多領(lǐng)土和城堡,他們的力量也逐漸增強。
十字軍東征
1990年,阿卡城圍城期間,十字軍損失慘重。這時,阿卡城外設(shè)立了一所由德國商人設(shè)立的醫(yī)院,專門治療受傷的十字軍戰(zhàn)士。最終阿卡城被十字軍攻破,德國商人建立的醫(yī)院因在圍城中的出色表現(xiàn)受到新教皇的賞識。到1198年,醫(yī)院吸收了大約40名德國騎士,然后他們效仿騎士團醫(yī)院和阿卡大教堂的圣殿騎士,建立了條頓騎士團,正式命名為巴黎圣母院騎士團,是耶路撒冷的一個德國兄弟。因此,條頓騎士團被稱為德意志騎士團,成員全部來自德意志帝國。這時條頓騎士團的口號是“幫助、守護、對待”。他們的醫(yī)療條例是模仿騎士醫(yī)院的,軍事條例是模仿圣殿騎士的。隨后幾年,條頓騎士團慢慢成型,成為一個軍事兄弟會。因為所有成員都是德國人,所以條頓騎士團得到了德意志帝國皇帝的支持,而且得益于教皇的賞識,條頓騎士團在建立之初就得到了德意志帝國和教廷的雙重支持。德國皇帝提供財力和人力支持,教皇直接授予條頓騎士團團長頭銜,作為帝國親王。
調(diào)治騎士裝備
1999年9月19日,教皇頒布規(guī)定,條頓騎士的披風和圣殿騎士一樣都是白色的披風,只不過繡的紋章不是圣殿騎士頭像的紅十字,而是條頓騎士的標志——黑十字,實行和醫(yī)院騎士一樣的團規(guī)。條頓騎士團由騎士兄弟會和神父修士會組成。騎士是堅持正義、守護榮耀的化身,所以他們要遵守三個誓言:“謙卑、守貞、服從”。就像苦行僧一樣,沒有私有財產(chǎn)不準結(jié)婚,也沒有娛樂活動。騎士的兄弟們生活極端貧困。他們只有一把劍,一塊面包和一件舊袍子。因為條頓騎士可以奴役被他們征服的異教徒,所以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軍事訓練,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體能和軍事戰(zhàn)斗的訓練上。此外,他們還傾向于發(fā)展軍事裝備,如板甲。高強度的軍事訓練和精良的裝備,再加上榮譽精神,讓條頓騎士很難動腦筋。
鄧頓鐵十字勛章后來演變成了德國鐵十字勛章。
條頓騎士的殖民時代:
13世紀初,1211年,匈牙利國王受到庫曼雷人的折磨。由于他自己的軍隊不夠好,他花錢雇傭了一支軍隊來幫助他對付庫曼雷。恰好條頓騎士也在向東歐滲透,于是匈牙利國王找到了條頓騎士。雙方談妥價格后(匈牙利國王給了條頓騎士團一塊封地),一支條頓騎士團被派往東歐,開始了自己的戰(zhàn)役。勇敢的條頓騎士狠狠的打了庫曼雷人。匈牙利國王喜出望外,很快就給了條頓騎士一塊封地。因此,條頓騎士擁有一大片擁有五座城堡的領(lǐng)土。但好景不長,因為野心勃勃的條頓騎士團想在這片封地建立自己的國家——中國,并從德國招募人手殖民。這個野心被匈牙利發(fā)現(xiàn),于是被匈牙利國王強行驅(qū)逐。這是失敗的教訓。
但是機會又來了。這是一個戰(zhàn)爭的時代。只要有戰(zhàn)爭,流浪軍總會有它的位置。波蘭公爵康拉德(波蘭國王的兒子)想擴張自己的領(lǐng)土(馬佐維亞公國),于是對老普魯士人開刀,但實力不行。他很快就被殘暴勇敢的老普魯士人打敗了,老普魯士人為了報復(fù)康拉德公爵,開始進攻他的領(lǐng)地——馬佐維亞公國。苦不堪言的孔德拉公爵開始向自己的親戚求助,這些親戚都是波蘭王國的封臣,但這些波蘭封臣只想看他的笑話,沒有人愿意幫助他。實在沒招的康德拉公爵遇到了被驅(qū)逐的條頓騎士,雙方一拍即合。條頓騎士接受了雇傭,并幫助康德拉公爵進攻普魯士。康德拉公爵看中了條頓騎士的武力,而條頓騎士看中了那塊領(lǐng)地。為了讓條頓人為自己所用,孔德拉公爵也加入了條頓騎士團。自己人被欺負,條頓騎士名聲大噪。再加上前面的德國人在普魯士受到了傷害,于是條頓騎士開始向普魯士進軍。征前條頓騎士團團長多了一個心眼。他害怕波蘭人會再次驅(qū)逐他們,那將是徒勞的。于是,1226年,代表團團長回到神圣羅馬帝國,向當時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索要保證書,同時獲得了在普魯士的貴族特權(quán)。條頓騎士團將合法占有康拉德公爵賜予的土地,同時條頓騎士團也將合法占有征服普魯士后獲得的土地,并在這片土地上成為貴族階級。如果有人攻擊條頓騎士的領(lǐng)土,他們將受到德意志帝國軍隊的懲罰。其實這只是德意志帝國東擴的一個縮影。
德意志騎士團
最初的興奮過后,孔德拉公爵驚醒了。多好的邀請啊!如果條頓騎士團在他們身邊發(fā)展壯大,就相當于悠悠球資源網(wǎng)在自己的被窩里養(yǎng)了一只狼,而且還是一只喂不飽的狼,于是康德拉決定自己解決普魯士人,但還是被勇猛的普魯士人錘了!我不得不再次詢問條頓騎士,承認條頓騎士占領(lǐng)了被征服的土地。134年,條頓騎士團在塞爾日納戰(zhàn)役中獲勝,條頓騎士團名義上的領(lǐng)袖教皇將普魯士租借給條頓騎士團。右翼陣線的條頓騎士在普魯士建造了一系列城堡,并開始從德國移民手中逐漸蠶食普魯士。1237年,條頓騎士團與細劍騎士團合并,實力飆升,疆域迅速擴張。東擴過程中,條頓騎士團遭到楚德湖羅斯人的攻擊,一度受損。然而,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戰(zhàn)斗,條頓騎士團終于征服了普魯士,占領(lǐng)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入海口。更多的德國移民來到這里,建立了一個騎士國家。建國后,騎士團逐漸世俗化。在普魯士,騎士強迫所有人信仰天主教,說德語。當然,和原住民也有一些摩擦。然后一直到16世紀,老普魯士人和德國人才互相同化。
這期間波蘭諸侯也想過找麻煩,但是實力不允許。到14世紀下半葉,波蘭國王再也沒有生過兒子。1386年,波蘭國王的女兒嫁給了立陶宛大公,于是波蘭和立陶宛聯(lián)合起來,實力大增的波蘭開始和條頓騎士團鬧僵。而且立陶宛和老普魯士人是同宗,所以和條頓騎士作戰(zhàn)一點都不手軟。1910年,勇敢的條頓騎士在坦能堡戰(zhàn)役中被波蘭和立陶宛聯(lián)軍擊敗。在這場戰(zhàn)斗中,條頓騎士的首領(lǐng)和他們的大部分指揮官都被殺死了。最終條頓騎士團戰(zhàn)敗,與波蘭、立陶宛簽訂不平等條約,要支付高額賠款。從此,條頓騎士開始衰落。也許是為了盡快支付戰(zhàn)爭賠款,條頓騎士團在已經(jīng)處于摩擦中的普魯士尋找金銀,不擇手段,最后引發(fā)爆炸。454年,波蘭國王與德國王室聯(lián)姻,條頓騎士團被政治拋棄。得到波蘭暗中支持的波美拉尼亞和普魯士的一些城邦趁機反抗條頓騎士團的統(tǒng)治。1466年,波蘭直接開戰(zhàn),條頓騎士團再次失敗。這次普魯士直接一分為二,西普魯士并入波蘭,而東普魯士仍屬于條頓騎士團,但附加條件是條頓騎士團要效忠波蘭國王,成為波蘭的附庸國。之后,條頓騎士雖然弱小,但仍然生活在普魯士,他們的后代在那里繁衍生息。條頓人的軍事精神繼續(xù)影響著普魯士,黑十字成為普魯士鐵十字的象征。
奈頓盾
勃蘭登堡的崛起:
12世紀,德意志帝國開始對周邊地區(qū)進行殖民。1138年,為了阻止斯拉夫人的進攻,跨過易北河的德皇在易北河以東建立了勃蘭登堡邊防區(qū)。從那時起,它一直由勃蘭登堡男爵掌管。
1415年,霍恩索倫的腓特烈在戰(zhàn)場上救了德意志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的命。為了表示感謝,德皇將自己家族的世襲領(lǐng)地勃蘭登堡送給了霍恩索倫的腓特烈,并授予其選帝侯資格,被封為腓特烈一世,417年,腓特烈一世正式繼承了勃蘭登堡選帝侯的稱號,成為七大選帝侯之一,有權(quán)選舉國王和皇帝。同年,選帝侯腓特烈一世遷都柏林,從此開始了霍恩索倫家族500年的統(tǒng)治。這里不難看出,德皇正在培植親信。我們知道,當時的德意志帝國皇帝是由七名選舉人選舉產(chǎn)生的。如果德皇授予霍恩索倫家族選帝侯的榮譽,就可以贏得霍恩索倫家族的選票。
勃蘭登堡普魯士
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
1512年,來自勃蘭登堡霍恩索倫家族的阿爾布雷特被選為條頓騎士團的首領(lǐng)。此后,勃蘭登堡與普魯士建立了關(guān)系。
1525年是歐洲宗教變革的時期。受馬丁·路德的影響,阿爾布雷特皈依了路德教。從此,條頓騎士不再屬于天主教會。隨后阿爾布雷特宣布騎士團世俗化,實際上是變相解散了普魯士有友資源 *** 中的騎士團,直接把騎士團國變成了世俗化的普魯士封建王朝,成為了普魯士公爵,效忠于波蘭王室。1618年,阿爾布雷希特的兒子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去世,沒有兒子,普魯士公國的稱號由他的長女勃蘭登堡的約翰·西吉斯蒙德繼承,他直接促成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的建立。歐洲三十年戰(zhàn)爭(1618-1648年)結(jié)束后,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開始建立自己的小型常備軍,過去以雇傭軍為主。這支軍隊就是普魯士軍隊的前身。1660年,瑞典和波蘭開戰(zhàn),波蘭身受重傷。勃蘭登堡選帝侯趁機脫離波蘭對普魯士的宗主國地位,兩國成為平等國家。從此,勃蘭登堡-普魯士形成了中央集權(quán)的政治體制。
701年,德皇與法國波旁王朝作戰(zhàn)。來自勃蘭登堡的選帝侯腓特烈三世在這場戰(zhàn)役中立下汗馬功勞,與王室交換了國王的頭銜。德皇授予勃蘭登堡皇帝稱號。但由于德皇是德國的國王,勃蘭登堡的腓特烈三世前往普魯士的哥尼斯堡加冕為王,于是普魯士王國誕生了,勃蘭登堡的王子們被加冕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他繼承了條頓騎士的軍事專制傳統(tǒng),普魯士軍隊大大擴充,人們稱他為軍士王。腓特烈一世死后,王位傳給了他的兒子腓特烈二世。他比父親更重視軍隊建設(shè),依靠這支被稱為腓特烈大帝的普魯士精銳軍隊。
關(guān)鍵詞: 普魯士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