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字人民幣誕生以來,試點范圍日漸擴大,應用場景日漸增多,有些地區已經開始嘗試使用數字人民幣發放職工工資,表面來看數字人民幣欣欣向榮。然而從數字人民幣使用的實際情況來看,似乎并未達到理想效果甚至顯得有些雞肋,畢竟目前微信、支付寶依舊是移動支付的主流方式。
和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相比,數字人民幣是由國家背書具體由指定商業銀行提供相應的維護和支付服務的一種全新貨幣形式,服務銀行除了六大國有銀行外,還有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以及微信(前海微眾銀行)、支付寶(浙江網商銀行),數字人民幣實質上就是電子化的現金,微信、支付寶則是私人第三方機構,相當于“二馬”替你看管資金,所以在資金安全、支付保障等方面數字人民幣明顯優于微信、支付寶。
看似十分優秀的一款支付產品,為何數字人民幣卻沒有得到廣泛運用,不少民眾還是依舊青睞于微信、支付寶呢?
首先,微信、支付寶已深入人心,乍然更換別的支付方式不是很習慣,況且微信、支付寶的便利程度也是無可厚非的,除了提現時需要支付手續費沒有明顯缺點。數字人民幣目前有硬錢包和軟錢包兩種形式,雖然提現、轉賬都是免費,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硬錢包目前找不到可以使用的地方,軟錢包的使用便利度和微信、支付寶差不多,并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
其次,微信、支付寶不時會發放一些支付紅包、立減金之類的福利,贏得了不少鐘情“薅羊毛”群體的青睞,另外二者都有各自的余額理財渠道,微信的零錢通、支付寶的余額寶等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讓用戶實現“錢生錢”的目的。數字人民幣福利相對較少,且余額“萬年不變”不會像微信、支付寶那樣實現財富增值。
數字人民幣要想搶占市場成為主流支付方式,目前來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數字人民幣目前還是試點階段,多數地區還不知數字人民幣為何物。
第一,加大數字人民幣宣傳力度和試點地區的推廣,進一步擴大數字人民幣使用(試點)范圍。
第二,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發行力度,可以借鑒香港八達通把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打造成集購物支付、話費充值、乘坐公交地鐵的士網約車等為一體的綜合支付工具,真正實現一卡在手走遍神州。數字人民幣硬錢滴卡支付,比掃碼、刷碼支付更加便利,不受停電、手機信號等因素干擾。
第三,借鑒微信、支付寶那樣開發數字人民幣理財產品,實現數字人民幣賬戶的財富增值。
實現數字人民幣成為主流支付方式,可謂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