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IDC與浪潮信息聯合發布《2022-2023 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22年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68百億億次/秒(EFLOPS),超過通用算力規模。預計未來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52.3%。
《報告》從人工智能計算力產業發展趨勢、區域算力分布和行業滲透度等維度進行全面評估,旨在科學描繪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階段和整體情況,為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依據和行動建議。
智能算力對于提升國家、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已經成為業界共識。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啟動以及智能計算中心的建設,從國家層面實現有效的資源結構整合,助力產業結構調整,構建更為健全的算力、算法基礎設施。目前,國家在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協調區域平衡化發展,推進集約化、綠色節能、安全穩定的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
IDC預測,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到2026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1271.4EFLOPS,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達52.3%,同期通用算力規模的復合增長率為18.5%。
從行業維度看,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應用滲透度排名前五的行業依次為互聯網、金融、政府、電信和制造。與2021年相比,行業AI滲透度明顯提升。其中,互聯網行業依然是人工智能應用滲透度和投資最高的行業。從場景應用維度看,智能化場景在行業的落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呈現出更加深入、更加廣泛的趨勢,人工智能持續為提升用戶體驗做出貢獻。
《報告》指出,人工智能應用正在從單點技術到多種技術能力融合方向發展、從事后分析向事前預判和主動執行方向發展、從計算智能和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和決策智能方向發展,創新應用場景逐步增多。未來五年,隨著人機交互、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技術的成熟,人工智能將在企業市場中加快應用與落地,智能算力將成為未來創新的核心推動力。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