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手足口病疫情明顯上升,已進入夏季流行季,深圳疾控已將其風險等級標記為“中風險”。手足口病以兒童多發,但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傳染病篩查門診近期已診治多名成人手足口病患者,成人也不可掉以輕心。
32歲女患者咽痛+發熱 還以為是“二陽”
6月2日,深圳市三醫院傳染病篩查門診副主任醫師劉欽接診了一位32歲的女患者齊女士(化名)。2天前,齊女士就開始發低熱(不到38℃),還伴有咽痛,雙手還長出了皮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難道是‘二陽’?”齊女士趕緊測了個抗原,結果顯示為陰性。由于新冠發病初期抗原也可能為陰性,齊女士便沒有太放在心上,以為過兩天癥狀就會緩解,不料到了6月2日,發熱、咽痛、長皮疹的癥狀都沒有消失。
就醫后,齊女士很快被確診為手足口病。這是一種由腸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為手足口病易發人群,成人發病率低,常被認為是“兒童病”。但發病率低不意味著不會感染,與手足口病患兒有密切接觸史、個人衛生意識薄弱的成人更易發生手足口病;由于成人感染后大多癥狀不明顯或癥狀較輕微,易誤診為病毒性皰疹或漏診。
兒童感染手足口病也需要警惕,雖然多數患兒為輕癥,體溫一般在38 ℃左右,病程約5-7天。但少數患兒(多為3歲以下嬰幼兒)會引起腦膜炎、腦炎等并發癥,部分重癥患兒還可能遺留嚴重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展快會導致死亡。
深圳手足口病進入夏季流行季 醫生提醒
深圳市三醫院傳染病篩查門診主治醫師唐怡敏提醒,針對手足口病,個人及家庭應建立五大預防習慣:
勤洗手:大人小孩要養成洗手習慣,在飯前、便后,或者外出回家后都需要洗手。家庭成員在接觸寶寶前,尤其是給寶寶喂食前,替寶寶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都需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洗手首選流動的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搓洗15秒,總洗手時間40~60秒。如條件受限,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也可以選擇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至少搓洗15秒,總時間大于20秒。請大家注意:因為手足口病相關病毒對酒精不敏感,不應使用單純含酒精的手消毒劑,而應選擇含其他有效成分的手消毒劑,如含過氧化氫的復合醇手消毒劑。
勤通風: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場所。
勤清潔消毒:保持家庭環境衛生清潔。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應經常換洗與晾曬。寶寶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用充分清洗。玩具、餐具等應勤清洗消毒,避免寶寶將玩具放入口中咬玩。
勤觀察:手足口病流行季節,應同時留心觀察幼兒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蓋等是否有皰疹或斑丘疹,早晚監測有無發熱情況。出現發熱、出疹等癥狀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根據醫囑進行治療。
種疫苗: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癥、死亡的主要病原體之一,我國已有疫苗可以預防。建議6月齡以上易感兒童盡早接種,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以便盡早發揮疫苗保護作用,降低重癥和死亡的風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