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深圳口岸歡迎您回家。”文錦渡口岸旅客入境口,首位香港入境旅客笑著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玫瑰花、防疫禮包等小禮品,在通關留言紀念板上留下“很高興”的簽字。1月8日起,深港口岸分階段有序恢復內地與香港人員正常往來。時隔700多天,文錦渡口岸于8日早上7點整正式恢復旅檢通關。
【資料圖】
“好久沒回來了,想家了”
早上7時許,在深圳文錦渡口岸,深圳市民方女士成為該口岸恢復“通關”后首位出境旅客。三年沒有赴港的她,此次準備在香港待一周的時間與家人團聚。現場通關有序進行,方女士在進行通關查驗等步驟后,幾分鐘時間就順利通關赴港。
另一邊,在一樓入境大廳,不少從香港過關的旅客表示,時隔三年再回內地非常興奮,在至深的情感面前,語言甚至顯得有些蒼白。“三年了,女兒一直在香港讀書,我和太太在內地工作,現在心情很激動,不知道應該怎么說。”鄭先生夫婦是香港人,身為跳繩教練的他和妻子在內地工作,小孩在香港讀書。他近期返港,今日接了小孩來深。
“又開工了,希望早日恢復到疫情前的生活”
早上7時33分,在深圳文錦渡口岸,第一輛跨境巴士入境。
剛剛通過文錦渡口岸的貨車司機殷先生非常興奮,對著媒體鏡頭頻繁做出慶祝手勢。殷先生表示能夠重新通關很開心,因三年沒回老家了,今年春節放假準備回去。
跨境貨車是連接內地和香港的重要一環,其中,文錦渡口岸是改革開放后深圳最早開通的供跨境貨運車輛往來的公路口岸,是內地供港鮮活產品運輸的重要通道,供港蔬菜、活畜禽占香港市場80%以上。
雖然疫情期間,經文錦渡口岸的兩地貨運一直如常,但嚴格的定點管理和閉環作業給跨境運輸業帶來不小的壓力。“我們是手停口停,跑一趟收一趟的錢,疫情期間基本上一天只能跑一趟,收入大不如從前。”港籍跨境司機蔡先生今年52歲,在文錦渡口岸從事生鮮農產品的跨境運輸已有七年。“疫情期間,香港司機是不能在內地過夜的。我們常常是下午到文錦渡的休息室,一坐就坐到天亮了。”他苦笑了一聲,又說,“更辛苦的是貨車滯留、貨運受阻,有時甚至賦閑在家,沒工可開。”
據深圳市口岸辦公告,8日起,調整粵港跨境貨車運輸措施,恢復所有跨境貨車司機入境作業資格,恢復疫情前跨境運輸常態化管理,入境貨車司機在深圳口岸不再進行核酸采樣。“現在逐步恢復正常通關,真的是很高興。”蔡先生表示,現在終于可以順利通關往來深港,早前停滯的貨車又可以重新開動了,自己充滿了期待,希望生活能盡快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態。
“從口岸暫停通關開始,我們就時刻為恢復作準備”
“立即就位,準備開關,出發。”早上6時30分,深圳文錦渡口岸,二十多名海關工作人員在黨旗前莊嚴肅立,簡短的動員令之后,他們列隊進入邊檢大廳,準備迎接三年以來第一波出入境旅客。此時,文錦渡口岸早已燈火通明,一串串紅燈籠沿路高高掛起,入境通道拉起了“歡迎回家”的橫幅,通道一側盡頭部置了心愿墻和小禮品,翹首期盼“歸家”的“游子”。
“從口岸暫停旅檢服務那天開始,我們就一直在為恢復通關作準備。”深圳市口岸辦二級調研員譚錄明表示,為了確保本次通關順利進行,深圳市口岸辦聯合口岸所在各區各部門早已做足了準備工作,十分歡迎香港同胞回家。
據了解,為確保口岸全面恢復旅檢通關,文錦渡海關已做足充分準備工作,按照“一口岸一策”的要求,科學合理設置崗位、配置人力、劃分作業區域,提前開展全流程排查、全設備調試、全場景應急處置演練確保監管處置鏈條完整嚴密;在旅客通道和客運小汽車通道加裝5G衛生檢疫設備,在衛生檢疫一環最快可2秒完成,提升旅客“無感通關”體驗;在客流疏導、口岸管控、應急處置等方面加強與口岸各單位之間的協作配合,攜手提升口岸旅檢通關能力和服務水平。
對于深圳居民最關心的出境流程,深圳市口岸辦二級調研員譚錄明介紹,需要通過三個關口,第一關口設于口岸出境通道,該通道門口將設3個閘機,可核驗有效預約憑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符合條件的市民進入口岸繼續通關,否則需折返;第二關口設在二樓,需完成衛生旅檢,通關前需通過微信小程序“海關旅客指尖服務”進行健康申報;第三關口則由邊檢站負責,檢查有效證件、人員、物品等。
文錦渡口岸旅客通關能力將大增
恢復通關后,文錦渡口岸旅客通關能力將大增。譚錄明預計8日將有200名旅客經文錦渡口岸前往香港,700名旅客入境內地,未來幾天的客流量還將穩步增長。據了解,文錦渡口岸旅客聯檢樓大廳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一、二層各3500平方米,一層為入境聯檢大廳,二層為出境聯檢大廳。改造后,車輛出入境通道各5條,小車道3條,客車道2條;旅客查驗通道出境22條、入境22條,其中自助通道共20條;設計通關能力為每日3萬人次,小(客)車每日3000輛次。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