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以來,隨著新冠病毒的感染高峰不斷逼近,“缺醫少藥”成為很多人的焦慮。
(資料圖片)
12月12日,“深圳衛健委”公眾號發布一則消息,給市民吃下一顆“定心丸”:
按照規劃,深圳“火力全開”,短時間內在全市開設了2000個規范的發熱門診(診室)。其中社康機構開設800個;公立醫院、社會辦醫院、門診部、診所1200個。
遍布深圳各社區的社康機構成為了“看發熱”的“主力”,盡最大努力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診,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里減少奔波。
2022年12月11日至2023年1月1日,深圳共有811家社康機構開設了發熱診室,累計接診患者154萬人次,約占同期全市發熱門診(診室)總診療量的65%。
期間,社康機構發熱診室的日均診療量從不到4000人次增長至超過14萬人次,于12月21日達峰,近期已回落到3萬人次左右。
在這一波“陽性”高峰中,深圳的社康機構經受住了考驗,托住醫療衛生體系的基層“網底”,發揮家庭醫生團隊的健康“守門人”作用,為2000萬深圳市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01
“應設盡設”
一周內開設811家社康發熱診室
12月中旬,深圳用1周時間將發熱診室從最初的95家迅速擴充到2202家,二級以上醫院、社康機構“應設盡設”“應設快開”,實現每1萬人1家發熱診室,具體位置、服務時間、服務人群和咨詢電話都可以通過“發熱診室一鍵查”地圖查詢。
其中,12月18日前,深圳的社康機構就完成了發熱診室全覆蓋,并組織完成第一輪“全面、全覆蓋、地毯式”的院感、診療培訓考核,提高首診服務能力,確保人人掌握到位,病人來了“接得住”。
按照全市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監測、分類管理、上下聯動、有效救治”的原則,社康發熱診室負責“基層首診”,并與上級醫院之間打通“雙向轉診”通道,患者到社康發熱診室就診后,醫護人員仔細評估,對無需住院治療的,指導其回家隔離治療,對需要住院治療的,根據病情引導其到合適的上級醫院就診,最大限度緩解“發熱”患者的焦慮,避免醫療資源擠兌,保障就醫流程科學有序。
02
“摸清底數”
管好“紅、黃、綠”3類人群的健康
在感染高峰到來之前,深圳將“網格化”運用到醫療救治中,迅速在全市劃分了1005個“醫格”——醫療服務網格,網格內建立“社區+健康顧問+社康中心+醫院”的分級診療體系。
其中,社區健康管理團隊再次發揮基層“網底”作用,特別是對居住在轄區內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群體,根據年齡、基礎性疾病情況、接種新冠疫苗情況分為“紅、黃、綠”三類風險人群進行“摸底造冊”,做到“健康有人管”:
重點人群(標記為紅色):包括年齡65歲及以上<80歲、基礎疾病不穩定的老年人;年齡≥80歲、未全程接種疫苗的老年人;透析治療患者;腫瘤放化療患者;失能老人;基礎疾病不穩定、未接種疫苗。
次重點人群(標記為黃色):包括年齡65歲及以上<80歲、無基礎疾病或基礎疾病穩定、未全程接種疫苗的老年人;或年齡≥80歲、無基礎疾病或基礎疾病穩定、全程接種疫苗的老年人。
一般人群(標記為綠色):包括年齡65歲及以上<80歲、基礎疾病穩定、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老年人;或年齡<80歲、無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等。
各社區為“紅、黃、綠”三類人群發放防疫明白卡,建立健康檔案,簽約家庭醫生并納入家庭服務管理,根據重點人員健康狀況,對“紅色”人群每天早晚隨訪2次,對“黃色”人群每天隨訪1次,做好健康監測、用藥指導、轉診就醫等服務,防止重點人群由無癥狀和輕癥轉為重癥。
與此同時,深圳各區將驛站車輛、轉運專班車輛等就地轉換為應急轉運車輛,為轄區寡居且無家人朋友可提供幫助的65歲以上老年人、其他患慢性基礎性疾病等重點人群提供緊急送醫服務,做到“就醫有人送”。
03
“有藥可用”
社康免費向重點老年人發放血氧儀
“一家三口全陽,家里一顆藥都沒有,求幫助!”在這次感染高峰中,全國都有不少人上網“求藥”。
為保障社區居民的基本用藥需求,深圳優先為社康機構保障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熱、感冒類及慢性基礎性疾病藥物的供應,目前社康機構的退燒、咳嗽藥基本能滿足社區居民的就診及用藥需求;一些社康也配備了阿茲夫定、帕西洛韋等抗病毒藥物,及時提供給感染新冠病毒的居民特別是重點老年人,最大限度降低重癥發生率。
深圳市衛健委統籌采購了6.86萬個指夾式血氧儀,派送至各區社康機構。社康機構除留下少量血氧儀滿足日常診療需求外,將其余的血氧儀由家庭醫生向社區的重點老年人免費發放,并指導其使用,加強這類人群的血氧飽和度監測,及早識別新冠危急重癥風險。
除血氧儀外,目前全市開設發熱診室的811家社康機構基本配備了吸氧設備,確保診療時有血氧儀為高危人群開展血氧飽和度監測,對血氧飽和度低的患者在轉診前及時給予吸氧治療,早識別早干預,防止新冠患者轉為重癥。
深圳感染高峰期間,各社區還出現了一個個“愛心藥箱”。各級黨組織牽頭,在黨群服務中心、黨群服務微站或物業管理處設立了“愛心藥箱”,讓居民在家門口共享富余的藥品,并依托在線文檔精準對接“供方和需方”,讓有限的藥品幫到最有需要的人。
深圳各區還開設了11條醫療咨詢服務熱線,派駐醫務人員24小時值守,解答市民咨詢。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