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地區軌道交通的發展,是近年來深圳軌道交通發展的重點之一。據了解,深圳地鐵16號線將于年末開通,該線路途經區域地質復雜,施工和遷改難度大。面對重重考驗,建設者們無懼挑戰、潛心向前,逐一擊破難題,使這條攻堅克難的建設之路穩步向東邁進。
(相關資料圖)
南方+ 魯力 拍攝
多重方案、措施破難題 直面復雜工程地質風險
深圳地鐵16號線全線一半以上的工點經過巖溶區,是目前深圳地鐵線路中經過巖溶區域最長的線路。“16號線水文地質復雜,同時溶蝕性灰巖分布廣,導致盾構掘進及車站開挖易發生坍塌、突泥涌水、地面沉陷等地質災害。”深圳地鐵負責人介紹。
南方+ 魯力 拍攝
16號線工程是深圳地鐵首次在巖溶強發育地質情況下施工,沒有可參考的經驗,為此深圳地鐵組織人員前往武漢、廣州、南寧、貴陽等具有巖溶施工經驗的地區進行對標學習,并邀請了全國頂尖巖溶勘察專家到深圳探討方案,因地制宜形成了深圳巖溶區域的設計、施工專項處理方案。
巖溶區的車站、盾構施工極易出現險情。為了保障施工進程,做好風險管控,中國鐵建在基坑開挖時嚴格遵循“開挖一段、封閉一段”的方案進行施工組織,多措并舉攻克了土方開挖的涌水等施工難題;并通過提前與刀具廠家聯合攻關定制專用刀具、采取措施穩定地層、安排專人巡查應急等,順利解決了巖溶強烈發育區域的盾構施工難題。
南方+ 魯力 拍攝
因地制宜定方案 創新智慧破考驗
16號線經過龍崗、坪山多個區域,與重要管線、河道、橋梁有都有多處相交,深圳地鐵聯合中國鐵建因時、因地制宜,在施工過程中不斷調整建設方案,持續克服多變地質以及復雜地下環境帶來的挑戰,盾構機配置相較以往也進行加強,打造并運用智慧盾構參與施工。中國鐵建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我們在盾構機的刀盤前增加了攝像頭,使用皮帶機稱重系統,可精確了解重量,避免超排?!?/p>
南方+ 魯力 拍攝
同時,還投入了新系統提高隧道精度及掘進進度,保證隧道成型符合無破損、無錯臺、無污染、無滲漏的高質量安全標準。此外,為了解決新和站-六和站區間周邊區域孤石發育帶來的施工難題,深圳地鐵聯合中國鐵建采用了微動探測技術探明孤石位置、埋深以及分布范圍,并進行孤石預處理,結合破巖能力更強的刀具破巖,最終成功穿越孤石段地層。
南方+ 魯力 拍攝
不僅如此,城市軌道建設的新技術、新工藝也貫穿在地鐵16號線的建設之中。據悉,地鐵16號線在建設中以機制保障科技創新,積極開展科技攻關,投入大量科研經費,設立一批研發工作室,并自主研發了卸鋪鋼軌全自動一體化設備,形成實用新型專利近三十余項。
南方+ 魯力 拍攝
敢啃硬骨頭 解征遷之困攻管廊之艱
16號線線路長,征地拆遷體量大,同時地下管線錯綜密布,周邊環境復雜,存在站前站后交叉作業等情況,給施工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此,各參建單位同心同向齊發力,聯動協作推進征拆,完成遷改雨水管、污水管、給水管、燃氣管類管線318余次,交通導改84余次,確保了建設工程按期完成。
南方+ 魯力 拍攝
除遷改繁雜外,16號線共建管廊施工穿越地鐵16號線,也成為了擺在地鐵建設面前的難題。共建管廊施工要求對16號線的影響控制在4毫米以內。為此,中國鐵建通過與共建管廊施工單位多次召開專題會,邀請業內專家現場把脈,設立管廊盾構下穿地鐵工作組,共同制定管廊施工涉地鐵范圍方案,協調設置自動化監測設備等,有效消除了管廊對既有16號線的影響。
“為了保證16號線已完工工程的安全,我們印發了16號線安保區宣傳手冊,組織安保區宣貫會議,并安排人員每日對16號線周邊巡查。”深圳地鐵負責人表示。
南方+ 魯力 拍攝
攻堅克難,穩步推進,在深圳地鐵以及各方的合作努力下,2022年末深圳地鐵16號線即將投入運營,鏈接坪山區和龍崗區,深圳東部區域將在軌道交通的覆蓋推進下,進一步激活發展活力。
南方+ 魯力 拍攝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