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人民銀行發布四季度針對銀行家、企業家和城鎮儲戶的三份例行調查問卷報告,三份報告分別從銀行家和企業家宏觀經濟熱度、貸款總體需求、經營景氣和盈利、收入與就業方面反映不同群體對當下經濟的感受和未來的經濟預期。
貸款需求增加
【資料圖】
66%的銀行家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偏冷”
根據央行上述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本季收入感受指數為43.8%,比上季下降3.2個百分點。其中,10.8%的居民認為收入“增加”,比上季減少1.3個百分點,65.9%的居民認為收入“基本不變”,比上季減少3.8個百分點,23.3%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比上季增加5.2個百分點。收入信心指數為44.4%,比上季下降2.1個百分點。
2022年第四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17.4%,比上季下降2.5個百分點。其中,有33.2%的銀行家認為當前宏觀經濟“正常”,比上季減少4.2個百分點;有66%的銀行家認為“偏冷”,比上季增加4.6個百分點。對下季度,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為29.3%,高于本季11.9個百分點。
貸款總體需求指數為59.5%,比上季上升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8.2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制造業貸款需求指數為62.2%,比上季上升1.6個百分點;基礎設施貸款需求指數為60.6%,比上季下降0.7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貸款需求指數為57.1%,比上季上升0.8個百分點;房地產企業貸款需求指數為43.7%,比上季上升3.1個百分點。
貨幣政策感受指數為68%,比上季下降4.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13.9個百分點。其中,有38%的銀行家認為貨幣政策“寬松”,比上季減少7.9個百分點;60%的銀行家認為貨幣政策“適度”,比上季增加7個百分點。對下季,貨幣政策感受預期指數為69.6%,高于本季1.6個百分點。
居民物價預期指數提升
儲蓄意愿升溫
調查顯示,對2023年一季度,居民的物價預期指數為62.8%,比上季上升1.8個百分點。其中,31.2%的居民預期四季度物價將“上升”,48.1%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8.7%的居民預期“下降”。對2023年一季度的房價,14.0%的居民預期將“上漲”,53.7%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8.5%的居民預期“下降”。
消費、儲蓄和投資意愿方面,傾向于“更多消費”的居民占22.8%,與上季基本持平;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占15.5%,比上季減少3.7個百分點。居民偏愛的前三位投資方式依次為:“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理財產品”“基金信托產品”和“股票”,選擇這三種投資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別為44.1%、20.4%和14.7%。
當調查未來三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時,居民選擇比例由高到低排序為:醫療保健 (29.6%)、教育(27.9%)、社交文化和娛樂(18.5%)、大額商品(18.5%)、購房(16.0%)、保險(15.0%)、旅游(13.3%)。
為何現在的年輕人都習慣存錢?
點外賣時精挑細選,在群里瘋搶紅包;網購一定要選包郵,買化妝品就尋找平替和小樣,能薅羊毛絕對不能錯過。
人民銀行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10.33萬億元,同比多增2.88萬億元。按照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的全國人口14.1億為基數計算,相當于人均多存了約2040元。
有網友表示,對于年輕人愛存錢屬于一個短期現象,在歷經三年的疫情時代下,年輕人存錢,存的不是錢,而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保障,相信每一個年輕人都愛消費,愛花錢,而現在錢也越來越難賺。
在不久前的淘寶發布2022年度寶貝中,前十大寶貝中,光是和運動有關的就占了一半,在消費觀念轉變的當下,該省省,該花花,把錢花在刀刃和健康上,這一屆年輕人的消費觀,也透露著興趣愛好。
2021年消費領域五大熱詞媒體熱度,平替、攢錢、理性、國潮、斷舍離入選。年輕一代更注重性價比和功能性,社交平臺上分享討論精品好物的平價替代、對使用率高的網紅品牌的平替測評和推薦視頻隨處可見。
“量入為出,消費觀更加謹慎。”“會更考慮性價比的問題。”在面對近年生活多變和物價不穩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思考“買買買”的真正意義。
采寫:奧一新聞記者 吳臻
部分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責任編輯:Rex_28